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博物”观念到“博物”学科

发布时间:2018-09-17 11:10
【摘要】:中国古代“博物”观念及其相关工具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西方学科分类意义的博物学概念在近代传入中国,据此,中国编辑出版了新式博物学教科书和辞书。考察中国博物观念及其工具书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比较中西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的不同,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陶有浩;二程变法思想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峰;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肖建新;南宋绍熙内禅钩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YangQingfeng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36;Which C is Technology?Civilization or Culture——The Analysis on Rationality of Technological Culture[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双;吕夷简与宋仁宗前期政治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杜衡;清末图书出版新格局的形成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3 贺海涛;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启示的跨文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李近远;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国忠;从世袭到流动:中国上古时期等级制度演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葛兆光;中古的科学史、社会史、文化史,抑或是博物学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姚明亮;一套明代《字汇》吕梁露面[N];山西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小乐;摆脱媒体局限 实地考察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陈福顺 孙文采;孔子为圣人并非历代帝王捧起来的[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支那;《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录文考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45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45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