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廿六史及明清实录东亚关系史料全辑》的编纂综述及史料价值
[Abstract]:The History of 26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three East Asian Relation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 large-scale reference book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in ancient China, Korea (South Korea) and Japan. It has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K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虎;论东亚三国西学成果差异及其原因[J];东疆学刊;2005年04期
2 李宗勋;张晓宇;;中韩日三国语言文化比较——以一般性特点及历史视角为中心[J];东疆学刊;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祖鲲;商学君;;东亚文化格局:演变与应变[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2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3 谭红梅;;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曹冰;;“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最优化选择[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崔雄权;;论韩国的第一首“和陶辞”——兼及李仁老对陶渊明形象的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生;;中韩建交15年:外交史上的奇迹 和平共处的典范[J];东北亚论坛;2007年04期
7 黄河;吴雪;;新形势下中国对朝外交政策的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8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9 李昌善;;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浅论[J];东疆学刊;2007年01期
10 董文玲;;日本的艺伎文化探微[J];东疆学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健;;溯源眺远[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2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3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4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学界的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喜涛;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金锦子;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三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D];延边大学;2007年
8 何彤梅;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5-2007)[D];延边大学;2008年
9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义炜;日本国家主义对外扩张战略中的朝鲜半岛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志兴;明朝遣往朝鲜使者身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箫轲;冷战后周边大国的对朝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艳;冷战后中国东亚多边外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唐高略;小国安全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敬珍;金大中政府的对朝鲜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璇;模因理论视角下中日同形字映射的日本文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崔起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国多边外交政策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9 李贺;夫余移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D];延边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畅和;对日本儒教特征的再诠释[J];东疆学刊;2004年01期
2 李得春;韩国汉字音韵母系统的几个特征[J];东疆学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盼盼;;《郭嵩焘日记》(卷一)及其史料价值[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郭培贵;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及其研究[J];文化学刊;2009年05期
3 王丰;;浅探《碑传集》和《清史列传》的历史价值及其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5期
4 王保河;《清史列传》和《碑传集》的特点与史料价值[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贺予新;西汉时期的疾疫之灾[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朱全;;“三亲”史料的由来、特点及撰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林德春;聂有财;张丹丹;;满族家谱述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马德权;赵冲冲;;夏燮史学研究述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1期
9 雷冬文;黄建华;;论光绪年间广东会党的自主性反清起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于钢,刘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概况的一般论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永康;;谈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2 宋辉;;试论电子档案的特点与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3 钟国伟;;我国医疗纠纷基本特点分析[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晓兰;;新时期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点探讨[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志国;;玻壳生产线外观缺陷计数盒设计方案[A];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全体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明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庆国;黄丰;;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8 李忠民;;浅谈现代防雷技术[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声波;罗志国;黄焱秋;;我院30年儿童肿瘤发生情况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方铁;张锦鹏;;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推出第三本“家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周家望;热血饲刀拚自由 ——读《交道口·24号》[N];北京日报;2009年
3 汪金龙;历史的真实永在你眼前[N];中国商报;2003年
4 记者 马达;民国第一画报《良友》华丽重现书博会[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侯真平 (厦门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王晓君(商报记者);《中国稀见史料》编辑出版之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王春瑜;稀见书:踏破铁鞋觅珍珠[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侯旭东;“史书”出,“史料”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范军;一本具有史料价值的译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贺敬之;有魅力的散文 有史料价值的传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张健初;投资藏品应注重史料价值[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洪尚郁;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景新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宋代杂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郭霞;《奥克西林库斯希腊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楠;《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2 范艳君;《崇文总目》与学术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蓉;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韩慧玲;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严文海;“人教版”与“北师版”新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艳如;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艳华;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福建坊刻本[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嘉璐;欧盟违宪审查制度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润生;论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勤玲;论敏捷供应链的优势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52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5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