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字纸信仰论
[Abstract]:The respect for paper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hinese folk belie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ways, supersti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word-paper belief.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985二期工程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之“中国俗文化”研究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秋根,刘春悦;明代高利贷者的社会构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周长山;汉代城市人口试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薛泉;两晋拟古诗成因浅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刘洪升;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菱菱;论宋代的胆铜生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贾占新;论《列子·杨朱篇》[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游彪;宋代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文字”传递——围绕邸报及其相关问题而展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汝企和;南宋官府校勘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魏华仙;试析北宋东京的肉类消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刘秋根,柴勇;宋代销金禁令与销金消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威;;美妙的天籁——黑龙江流域三小民族民歌比较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2 方利山;;徽商的和谐理念与实践[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吴海波;;两淮盐商与清代文教事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黄人二;;屈子《离骚》之飞天求女及其地域次序的政治意涵[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10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铭;;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及导控——构建和谐社会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刘玮琳;陈育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3 陈宇菲;;甘肃岷县湫神崇拜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学理论;2010年12期
4 刘冰清;;武陵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特点及社会功能[J];求索;2009年10期
5 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探析[J];民俗研究;2009年04期
6 孙荣耒;;敬惜字纸的习俗及其文化意义[J];民俗研究;2006年02期
7 梁家贵;武云;;民间信仰与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皖北地区为中心之探讨[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8 贺璋tb;;民间信仰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之探略——关于广东中山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之思考[J];学术研究;2010年03期
9 李志鸿;;移民、寺庙和民间信仰——以寺庙为中心看闽人移民的传统民间信仰[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4期
10 叶明生;;闽浙马仙信仰与地方仪俗之探讨——柘荣马仙信仰文化调查[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大可;;台湾的福州移民与民间信仰[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余丰;;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4 连心豪;;闽南民间信仰是维系海外“三胞”的精神纽带桥梁[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5 周建新;周t ;;从客家民间信仰看粤闽赣山区开发和客家族群的发展[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道德力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7 连心豪;;闽台民间信仰及其旅游[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8 麻健敏;;试论福建畲族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9 范丽珠;;中国民间信仰对全球化时代文明共生的价值[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10 何振良;;试析晋江民间信仰的人文特征[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家贵;从“鲁义姑”信仰看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杨振伟;福建民间信仰:以“神缘”促“人缘”[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当下状态与趋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曾传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的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向平;从“民间信仰”到“社会信仰”[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赵匡为;正确对待现阶段的民间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金泽;民间信仰的性质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谭亚男 曹赛娟;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思路[N];湘声报;2008年
9 朱亚圣;市区柳府王爷庙被正式列为民间信仰场所[N];闽南日报;2010年
10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安静;布朗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罗惠,
本文编号:225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5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