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marine traffic and taking Guangzhou city as the main clu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nd holds that Guangzhou is the earliest port of origin and coastal city of China's sea silk rout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Xuwen and Quanzhou, such as Xu Wen burned down in Panyu City, became a new port of origin in foreign trade after the extinction of South Vietnam. The largest foreign trade city in the country. In Xuwen, Quanzhou flourished, Guangzhou's foreign trade did not disappear, but only retired to the secondary posi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广州青年培训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曼;;塑城之魂——谈广州明清古城墙越秀山段的保护[J];才智;2011年23期
2 许桂灵;司徒尚纪;;广州海上丝路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3 郑静;广州骑楼街空间分布特征与保护措施[J];城市规划;1999年11期
4 姚亦锋;环境审美规划的历史延续——与俞孔坚教授商榷“景观”等问题[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5 赵焕庭;;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6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J];地理研究;1995年02期
7 吴正;王为;;曾昭璇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8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J];地理研究;1995年02期
9 吴超羽;;五千年来珠江口两岸沉积差异及其对香港城市和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1997年04期
10 曾昭璇,王为,朱照宇,欧阳婷萍;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人为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泽泓;;南越国番禺城析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陆琦;郑洁;;广州古园林札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3 姚亦锋;;关于“风景”相关概念的理解[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翔;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田起宏;文化、教育、经济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周加胜;南汉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欣;南汉国史[D];暨南大学;2009年
8 师海军;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卢萍;宋代广州知州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余成华;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斐斐;欧美男士西装廓型风格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王新茹;明清珠三角城镇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采梅;明清广东新安县城市地理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胡乐伟;近代广东侨乡房地产业与城镇发展研究(1862-1949)[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邹歆;广州古城墙(越秀山段)保护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嘉亮;南汉康陵遗址保护研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哲舜;伍家园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马雪莲;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城市形象的优化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立;广州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洪海潇;我国城市大学生身高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昭璇,曾新,曾宪珊;论中国古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2 ;“南澳一号”——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之谜[J];中国水运;2010年06期
3 王秋韵;;再访丝绸之路[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20期
4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J];海洋世界;2007年08期
5 徐鞠;;海上丝绸之路(清代)[J];椰城;2008年09期
6 黄菊艳;;六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J];广东档案;2006年05期
7 闫晓青;南海神庙——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J];南方文物;2005年03期
8 ;展示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作用 《广州日报》副总编辑顾涧清为我院作“‘哥德堡号’‘中国皇后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讲座[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根勤;陈超华;;广州亚运会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开发策略研究[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10 潘德深;中国陆、海丝绸之路的开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平;;海上丝绸之路货币探索[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2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3 刘敬勇;孙水裕;陈涛;陈敏婷;;广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农用生态风险[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陈忠暖;胡瑞娴;郭敏玲;;城市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分布——以广州中心城区为对象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方远平;闫小培;陈忠暖;;服务业区位选择评价指标及区位模型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广州亚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7 曹小曙;薛德升;余浩然;;广州城市水上休闲交通意象空间探讨[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王美娜;陈红锋;王发国;;广州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10 温晶;林蟒;纪忠萍;李霞;;近55年广州霜冻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锋;海上丝绸之路值得珍惜[N];海南日报;2007年
2 陈青 徐学敏;我市将举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N];宁波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石文禹;洛阳:当之无愧的丝路起点[N];洛阳日报;2006年
4 记者 毕式明邋通讯员 许广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争取明年五一前开放[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严利 通讯员 史伟宗;广州泉州携手开创新“海上丝绸之路”[N];广州日报;2010年
6 金琳;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特约通讯员 刘卫;千年古港将再现汉代文明[N];湛江日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孙欣欣;汕头“南澳Ⅰ号”考古有助研究海上丝绸之路[N];汕头日报;2010年
9 吴光范;阳关道与南方丝绸之路[N];云南日报;2006年
10 李世惠;瞩目山东海洋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唐伟华;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茂林;同步辐射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余莉萍;广州大气中二VA英的浓度分布和几种典型二VA英排放源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后智钢;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16-19世纪中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颜小华;美北长老会在华南的活动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吴宁;美南浸信会在华南传教活动研究(1836—1912)[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建新;广州住宅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蒲颖;《案例》:广州美杰公司——在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之路[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勇;《案例》:科地广州公司——重归核心业务,开展二次创业[D];暨南大学;2001年
4 余中华;《案例》:广州CJ集团公司——开展适度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5 黄立;广州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何兰娟;清末民国年间(1900-1949)广州的基督教慈善事业[D];暨南大学;2005年
7 陈楚泉;广州大型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8 李文茵;培训需求分析四角度模型在广州移动的应用、反思与改进[D];暨南大学;2005年
9 沈沅;广州诚毅科技软件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张瑞京;广州及珠海污水处理厂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5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5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