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工商大学》 2010年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
王斯
【摘要】: 食学是研究人类饮食文化的学问,它包含人类食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工艺,又包含食生活中所反映出的社会习俗、哲学思想。饮食文化所涵盖的复杂事象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饮食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史也伴随饮食事象的传布和流变。日中两国文化交往与联系源远流长。透过饮食文化这一普泛而又独特的视角关照两国的文化相异相通之历史演进,无疑是有利于两国人民更深入的了解,促进新时代两国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往来,并推动两国共同保护一些面临困境甚至濒临死亡的文化遗产。 在研期间,笔者有幸参加过数次国际学术会议,接触到多位中外专家学者,逐渐将视线转向关注不同类型的文化学者,即侧重在学术史的研究。所从事的无非是回顾继往研究,总结各家得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已成为时代“显学”,日韩两国于官方、民间无不对文化承传热情高涨、着力钻研。日本和韩国学术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走向,并十分重视中国社会的学者群体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作为汉文化源头的中国,必须尽快地、全面地、系统地了解日韩两国食学界的继往成果、现时动态、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以及未来走向,这对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通览中国食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注意到1940—1970年由日本学者率先作为中坚力量,几乎垄断了中国食学的研究领地。日本学者为中国食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未停止对中国食学以及中国食学界的关注。本文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学者的食学研究进行比较。目前鲜有就中国或日本食学领域的学术史做细致系统的研究。虽已有前人对中日两国某些学者有相关的研究,但多反映于学者小传或著述评论类文字,仅仅一些实录的碎片,尚不足以对新生代的年轻后学产生放射效应。 本文基于学术典型性和国际影响力,重点选取石毛直道和赵荣光两位食文化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二人的学术轨迹、主要成果和研究特点。系统比较二人的治学方法、学术视野和现实关照,并探析二人的学术交往。将各自的学术风格成因归纳为四个方面:作为学者个性之原壤的文化背景;作为研究方法之基石的学科背景;作为学术成就之支撑的社会机制;和作为学问深厚之根本的个体内因。这对于中国新生代食学研究者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文化系统作为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原发土壤,其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本民族学者对于自身文化背景获得系统认知和深层理解的可能。(二)唯有立足于研究者自身掌握的学科基础,同时又善于借用跨学科的发散思维,相互补足,才有可能发挥出自身的学科优势,发覆创见。(三)当今日本社会各界已形成帮扶学术科研的良好风习,中国饮食文化学者的研究多半仍属于个体行为。(四)食学者的重大成就和影响,有赖于对学术的极大热情和对民族文化事业的自觉担当。中国是人口大国,文化积淀厚重,而民生问题始终是国之大计。我国的政府、企业、高校和个人应当共同努力,自觉承担起中国对于世界的责任。 文章力图以“学人”管见学术,归纳出日中两国食学研究的学术生态,用“汤锅效应”和“爆米花效应”,分别比对日中食学界的整体特点。“汤锅效应”是指跨学科研究者基于一个共同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学术探讨,促成对问题的贯通理解与释说。它涉及到由食物原料到食品加工、由饮食行为到族群心理、由饮食仪礼到国民思想的方方面面。这种共同研究的方式促发整个社会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现实—未来”综合性、持续性的思考。“汤锅效应”是日本学界生态近时代的一般特征。相对而言,中国大陆近三十年的食学研究特征,则可以用“爆米花效应”来表述。即饮食学者大多出自个人志趣进行独立分布式的研究,其中的一些显著成果,往往会引起业界同道的关注,进而启发更多人对相关问题的深化思考。由于学术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阶段性局限的原因,中国食学研究还不具备日本式的社会支撑力,大多数研究者的视阈基本没有越出“中国”的空间。“各自为阵”的“爆米花效应”与“联合作战”的“汤锅效应”,是笔者在进行中、日两国食学研究历史过程比较时一种明显的宏观感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S9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澍田;筚路篮缕 独树一帜——《赵荣光食文化论集》评介[J];北方论丛;1997年04期
2 赵荣光;试论中国饮食史上的层次性结构[J];商业研究;1987年05期
3 李汉昌;赵荣光与中国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赵荣光;关于中国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界;1994年05期
5 陈平原;“当代学术”如何成“史”[J];云梦学刊;2005年04期
6 夏太生;新、深、全、美——赵荣光食文化新著评说[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尔康;;清代乾隆时期扬州人的引领时尚——建设文化教育休憩城的历史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胡一旻;;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3 徐晓村,王伟;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饮茶在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邹本涛;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5 余伟伟;;论筷子与刀叉的比较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7年09期
6 田一汐;;从茶道看日本人的审美观——以“和敬清寂”为中心[J];才智;2010年01期
7 刘斯宾;;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的成都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阚波;;四川客家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洛带古镇“伤心凉粉”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孙耀军;孙莉;;特色小吃与旅游——以郑汴洛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朱红缨;;茶文化学体系下的茶艺界定研究[J];茶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景明;;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许金根;;食文化与食品企业的品牌战略[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施兆鹏;;“茶禅一味”之“禅”的意旨阐释[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余伟伟;;论筷子与刀叉的比较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6 赵荣光;;中国茶饮文化中的禅悟精神[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李钟铉;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马艳;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宋春;宋代茶俗与行业经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铭铎;新型快餐食品油炸工艺及氧化淀粉磷酸酯、几丁聚糖改善其品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李相五;中国餐饮业老字号的民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童霏;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4 程程;养生食品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马小川;陈设艺术在餐饮空间中主题塑造的作用和方法[D];江南大学;2010年
7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焕香;夏目漱石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雨;贵州省食文化研究会在筑成立[J];酿酒科技;2004年06期
2 刘扬武;景颇族的食文化[J];食品与生活;2005年11期
3 连允东;话说客家菜肴[J];科学与文化;2005年05期
4 杭东;轰动世界的敦煌食文化[J];食品与生活;2005年03期
5 赵荣光;关于中国食文化的报告[J];农业考古;1995年01期
6 木聿;食文化的使者——记友人山本昭久[J];食品与生活;2000年03期
7 朱希祥;乘世博会机缘创办食文化博物馆[J];食品与生活;2004年03期
8 边冬梅;日本食文化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孙曜东,程乃珊;孙曜东谈海上食文化[J];食品与生活;2005年08期
10 周志永;昆明女体盛装载的问题[J];四川烹饪;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A];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希祥;谷煌;范晓彦;杨欢;杨燕;;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A];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祝阿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食文化[A];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世博后上海餐饮业发展方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文虎;;世博会与上海食文化[A];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磊夫;;展示智慧,弘扬中华食文化——也谈饮食的传统与改革创新[A];迎世博弘扬中国优秀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石松;;研究新世纪食文化需要重视的三个趋势[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7 ;前言[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8 杨卫武;;2010上海世博会与食文化[A];上海食文化五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施宝华;;食企老总登上食文化高层论坛——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宗爵;;生态危机下的上海食文化[A];“食文化与以人为本”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石巍;[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韦鸣飞;[N];桂林日报;2010年
3 陈赛 李安鸣;[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4 吴茂钊;[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田文平;[N];大同日报;2011年
6 张晓东 游世中;[N];南充日报;2010年
7 陈爱和;[N];江西日报;2003年
8 马昭 实习生 李旭妍 宋丽颖;[N];西安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毋凡;[N];山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薛枫莉 冯建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田娟;《冷山》中的人类主题性关注[D];四川大学;2006年
3 庞瑛;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黎力;中西菜谱及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中英文翻译[D];外交学院;2001年
5 郑南;清代宫廷御膳礼制演变述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陈海丽;中国饮食在越南的传承与嬗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廖敏;古文字中从肉之字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7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