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评介
[Abstrac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绍清;地理课的复习必须克服死记硬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刘可;我区电视科教片《人工降雨》获好评[J];宁夏教育;1980年02期
3 安延明,吴晓明;试论普列汉诺夫关于地理环境作用的基本理论[J];哲学研究;1980年08期
4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重大贡献[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5 肖葳;应当全面地研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J];哲学研究;1980年03期
6 唐锡仁 ,黄德志;试论我国早期阴阳五行说与地理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高光晶;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产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8 刘盛佳;地名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9 陈世松;成都“石笋”的下落[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6期
10 仲掌生;英语动物词及其修辞作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五一;谭见安;;地理学研究的新前沿——环境、健康、发展[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王家耀;;地图学的回顾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崔跃;;高海拔地区暖通空调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4 黄明河;;内科按摩学配方规范化浅谈议[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罗致强;;因湿致瘀的中医理论基础及近代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6 朱德忠;胡秋漪;李桂霞;;“人和”是大悟山得以成为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指挥中心的重要原因[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于民雄;;康有为的“大同”理想[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路文焕;;地理环境对渡江战役作战的影响[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纯渊;;地理环境与先秦三晋文化的昌兴[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10 史宏拯;;云贵地区的苗族迁徙及丧葬文化初探[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安琪;社会变迁中的女性价值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成讯;妇女地位开始第二期调查[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劳凯声 陈晓清 杨立莉 李绍瑞 李志敏;如今的教师好不好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周玉奇;生命在于平衡[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 彭南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N];光明日报;2000年
6 杨帆;不是欧洲创造了世界 而是世界创造了欧洲[N];光明日报;2000年
7 严昌洪;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的历史变迁[N];人民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川东;阿诗玛:从传说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王晓圣 崔小璐 (华东师范大学);社区建设:现代化的一个支点[N];安徽日报;2001年
10 之恺;“党的经济思想与社会变迁”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晨光;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南开大学;2001年
3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陈进国;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D];厦门大学;2002年
5 纳钦;蒙古村落多层次信仰[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吕文林;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映梅;区域聚落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朴光星;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重组[D];延边大学;2000年
3 金一虹;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峥嵘;风积砂土路面基层固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5 任旭琴;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红皮云杉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6 王欣瑞;基督教与近代陕西社会[D];西北大学;2001年
7 余清良;明代福建地区基层乡治组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吴金梅;《型世言》文化意蕴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艳;试论广州善堂的发展:1871—1937[D];暨南大学;2001年
10 王尊旺;清代台湾理番政策初探(1683—1874)[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52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5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