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整体史视野下的学术新求索——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

发布时间:2018-12-07 11:09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5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瑜;梁勇;;政治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赵世瑜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5年12期

2 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定宜庄;;三十年来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明清时期为例[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4 邱志诚;;史学的现代转型:凝眸中国社会史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姚力;;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的编纂[J];中国地方志;2011年01期

6 周生春;《唐宋变革期农业社会史研究》评介[J];中国农史;1998年04期

7 王德召;;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的复兴对史学的影响[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8 行龙;;“自下而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社会史视角[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4期

9 贾慧如;;元代类书在元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价值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左建;;中国地域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评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行龙;;致读者[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2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研究再反思——关于社会学化、范式说以及多元化趋势的检讨[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6 闵杰;;学术批评之中国近代社会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小田;;“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要素谱系与整体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毕哲全;;养生从日常生活中开始[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李红岩;日渐升温的区域社会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记者 周群;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池子华 徐国普;通过“小地方”认识“大历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王洪兵;利用民间文献更好地再现历史[N];人民日报;2009年

5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定宜庄;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皇权与世家[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赵川东;人类学家的使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赵旭东;从发展人类学到发展的人类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何星亮;为什么需要普及人类学[N];学习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洁;王铭铭:把人类学做到绝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倩;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章伟;失去农民的村庄:夏村叙事(1976-2006)[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马玲丽;走向日常生活的诗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荣清;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许大平;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7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玉偿;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徐晓海;制度公正的日常生活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林;中学整体史教与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0年

3 徐阳;多元价值交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王润清;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章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趣缘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玉兰;日常生活的审美现代性救赎[D];西南大学;2008年

7 赵春雨;王安忆小说的人文关怀[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艳;日常生活的拯救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郝永萍;契诃夫的影响与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旭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67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67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