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武侠文化兴盛的历史原因

发布时间:2018-12-11 19:48
【摘要】:分析了武侠文化在冷兵器时代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历史基础,虽然重文轻武之俗由来已久,但任侠之风仍延绵不绝,其根本原因是其文化底蕴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度的切合,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historical basis of the survival of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the cold weapon era. Although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writing and neglecting martial arts, the wind of Ren Xia is still unceasing.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a deep fit with our nation's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embodie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山东体育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谈莉;;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胡微;张超慧;;论传统武术申请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f 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7 李晖;“爱民如子,尤恤茕独”——唐贤官才子灩信陵史实钩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林虹;试论白居易的妇女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6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金善;;屈原作品的修身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兼论屈原与儒家修身观念的异同[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彬;;走向民间:通谷文学审美文化的新贡献——写在王立《武侠文化通论》出版之际[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许爱珠;影片《卧虎藏龙》艺术赏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许乐;;中国侠义PK日本武士道[J];电影;2006年06期

4 傅国涌;杨时e,

本文编号:2373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73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