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Abstract]:The state is the dominant and even decisive factor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ancient China. Easing class conflicts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state. The state is also a social group with its own independent economic interes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ional interests and national functions makes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n contradi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diction determines the destiny of society and country. The existence of national interest groups causes the society to form a triangular economic structure in which landlords, farmers and the country are each one pole. There is a chain of mutual constraints between them, and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show very strong stability. It is necessar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the state and limit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敏;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J];求索;1985年01期
2 袁林;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林金树;明代江南民田的数量和科则[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5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6 巩聿信;;《聊斋志异》与杂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7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8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9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7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8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6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也非;明及清前期的官田地租形态[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2 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J];史林;1999年04期
3 陈长华;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J];史林;1995年02期
4 袁林;《管子》商业思想的基调是抑商[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旺龙;;从《史记·李斯列传》论中国古代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悲剧[J];职业时空;2007年04期
2 韩向民,赵斌;奥尔森的国家兴衰理论及其现实性[J];文史哲;1999年05期
3 路伟;万青;;“党锢之祸”的现实利益与儒家文化的特质[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赵寒阳;;测测您的音乐素质[J];乐器;1988年01期
5 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J];考古学报;1990年03期
6 李继红;中国古代律体诗的形成原因[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陈世陔;;中国古代的组织决策[J];学习月刊;1996年06期
8 张小册;;空间中自由灵动的线——中国古代石窟造像对雕塑艺术史的贡献[J];美术大观;1998年01期
9 邢来顺;工业化过程中德国诸种利益集团的出现和各政党力量的消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孙颖;;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程方平;;略论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光;;“造化随顺”的思想背景——松尾芭蕉的“造化随顺”与中国古代自然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7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丁海斌;陈凡;;中国古代官方科技档案之研究[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谢兵良;;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培友;;“和”、“和谐”与“和平”思想及其演变轨迹[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罗晟;盐业反垄断8年抗战即将收官,中盐总公司等利益集团成“靶心”[N];东方早报;2009年
2 ;国家重大立法不能任利益集团左右[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云力;强势利益集团是房市调控的最大阻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赵晓;利益集团图谋操纵经济决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余丰慧;避免利益集团左右价格改革[N];湘声报;2006年
6 郭之纯;别拿“市场祸水论”为大学开脱[N];工人日报;2008年
7 湖北 黄栀梓;大学教师不应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陈宇峰;分利性利益集团已成社会进步大障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李馨然;美国院外活动——制度“灰色地带”招致腐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利益集团就是利益群体吗[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兴年;企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技术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蒋抒博;美国社会性管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庆方;美国国内贸易政治与国际贸易体制互动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张娟;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欧阳志兵;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4 杨解朴;欧盟层面的利益集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温俊萍;利益集团与经济转轨[D];山西大学;2003年
6 毕信仁;利益集团的发展对立法体制的影响及相应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孟祺;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9 顾美红;论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对华决策中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谷诚;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利益集团因素[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2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4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