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中的士人角色
[Abstract]:The cognition of populism and populism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brain, which separates the scholars from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and industry, and makes the scholars form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original sin of knowledge. Then, taking the original sin of knowledg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 unique populist mentality and ambiguous populist values are promoted. Through the logical advancement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e-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eople-people", the complex cognitive process of scholars determines their social orientation and self-orientation: they are both demoted and self-depreca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policy of anti-intellectualism was changed from the covert derogation to the open implementation of anti-intellectualism, and the scholars had to follow the road of attachment system while their social status was constantly decreasing. The psychological track of their attachment to the system coincided with the rigid provisions of the feudal system unexpectedly: one was the forward coupling formed by entering the temple and the other was the helplessness coupling between the sense of knowledge guilt and the anti-intellectual policy. These two kinds of coupling strengthen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system and make it difficult for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 change their role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系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郭丹;;漂泊在失忆之城里的“外省人”——从“外省人”的写作身份比较朱天心、林白的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阎敏;;想象的真实——简谈“丰收成灾”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张娴;;身份定位、性别意识与自我奔突——谈丁玲《在医院中》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姜会永;;行走在“边缘”——30年代林庚自由诗内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吴国杰;;流亡知识分子的个人文化倾向——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乔伊斯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张隽;;身份的焦虑——处于边缘的《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李冠华;何妍;;虚构与现实——略萨小说诗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草;;张承志视野中的鲁迅形象[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3 梅国福;朱彝尊《腾笑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潇雨;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突围和迷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冉;灵魂的叩问与救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敏;《杜骗新书》新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8 吴凝眉;危机与拯救:戴维·洛奇的小说主题[D];南昌大学;2010年
9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崇杰;民粹·启蒙·世俗化──人文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及文学[J];文艺争鸣;1996年05期
2 杨鹏;;精英、民粹与中国未来[J];学习博览;2007年04期
3 张有军;苏共超越历史阶段的倾向及其民粹主义思想根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白冶钢;;“五四”时期民主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倾向[J];求实;2006年S2期
5 吴维旭;;浅析民粹主义成因中的民主矛盾性因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6 刘绪才;论张炜小说的民粹主义倾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马龙闪;关于俄国民粹主义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8 张剑飞;;民粹主义思想与“五四”文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孟繁华;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内部结构[J];文艺争鸣;1998年04期
10 郭记中;民粹主义与人民公社化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思斌;;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胡武林;;从徽商走来的民本主义金融思想家王茂荫[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桂钿;;儒学核心价值观——民本主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黄海涛;孙建民;;明清时期新民本主义经济伦理探析[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韩觅;;儒家道德与民主、创新及当前道德建设的关系[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金林;;激进视域下重释现实与马克思——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窥[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任学忠;;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民本主义[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9 季苹;;杜威教育价值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林正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的困境与转机——以台湾三峡老街、深坑老街、湖口老街保存重要事件为例[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行;“民粹主义”是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田晓玲;知识分子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N];文汇报;2010年
3 教授 郝铁川;法律霸权主义与法律民粹主义[N];检察日报;2000年
4 吴稼祥;民粹主义的三只手[N];南方周末;2008年
5 吕增奎 编译;民粹主义正在将拉美引入死胡同?[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杨雪冬;寻找大众的“政治面孔”[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金雁;十月革命后的“新民粹主义”[N];学习时报;2005年
8 刘建国;近年来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研究与争论[N];北京日报;2007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马龙闪;列宁眼中的“民粹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金雁;俄国民粹主义的缘起[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2 周琼;赫尔岑与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洪涛;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民粹主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超伟;吉野作造的国际政治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吕树梅;新中国乡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D];复旦大学;2007年
6 周聚群;“红色”中国的“杂色”呈现[D];苏州大学;2009年
7 卢向国;民本的逻辑[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嘉琪;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D];湘潭大学;2011年
2 邵智增;网络民粹主义—起源、传播与消解[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德余;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4 董立文;关于毛泽东批判民粹主义及其不彻底性讨论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田晓文;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民粹思想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盈蓓;民粹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文艺行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饶翔;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延明;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批判——以《中国革命和农民运动的策略》为中心[D];清华大学;2004年
9 刘绪才;“地之子”的诗性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修艳竹;孟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9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6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