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丧葬礼的宗教关怀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2;K892.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卫华;;论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2 付光槐;李梦琪;任一明;;先秦儒家师道观的内涵与启示[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严旭;;先秦儒家孝道伦理对后世法制文化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年36期
4 陈海英;卢晓萌;张露红;;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及其廉政价值[J];保定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周玉萍;董如;;先秦儒家与墨家节俭观的比较分析[J];史志学刊;2017年01期
6 鹿晓燕;宗廷虎;高万云;;“言论并重、内外双修”——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启示——《先秦儒家修辞研究》简评[J];东岳论丛;2017年02期
7 许袖飞;;先秦儒家经典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综述[J];亚太教育;2016年19期
8 林晓平;;先秦儒家诸子著作与民俗史研究[J];求索;2016年06期
9 刘光宇;;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及其传承[J];兰台世界;2015年27期
10 崔海东;;先秦儒家“天命——革命说”小议[J];王学研究;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英杰;赵东玉;;鸟兽不可与同群——先秦儒家视野中的人兽之别[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李畅友;;先秦儒家人生学说的启示——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吴倩;;中华生态文明的原初典范——先秦儒家生态哲学论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7 周宏;;先秦儒家天人学说中的交互主体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周山;;先秦儒家关于道德品性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3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5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6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福生;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逻辑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赵麦茹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N];光明日报;2016年
9 郭廷军;也谈“反腐败从正人心做起”[N];中国青年报;2013年
10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世华;先秦儒家禅让观念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吴建国;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7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9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亮亮;水象视阈下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2 金亮亮;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D];安徽大学;2018年
3 邱墨;论先秦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郭安琪;先秦儒家丧葬礼的宗教关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葛静遥;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6 姜知延;关于先秦儒家欲观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7 张婕;中国传统生死观视域下医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8 肖唐辉;管理文化视角下的先秦儒家自我管理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9 李晓楠;论先秦儒家“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璞道;先秦儒家人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2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9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