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时期的佛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4:16
【摘要】:邺城,自三国时期曹魏在此建都以来,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先后六朝以此为都。北齐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受统治者的支持、护法思想和当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刻经众多。北响堂山石窟、南响堂山石窟与中皇山石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除此之外,进入北齐以来,不仅寺院的数量大增,译经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慧远和那连提黎耶舍便是译经师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北齐统治者们的支持之下翻译多部佛教经典,大弘佛法。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关键时期,北齐作为南北朝诸多朝代中的一员,佛教在此期间也取得了较为快速地发展。自天保元年(550),北齐取代东魏,高氏一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对佛教的发展愈加重视。北齐虽然国祚不久,但是在其最高统治者们的支持之下佛教的发展依然取得累累硕果,高僧大德辈出,名寺古刹林立。据不完全统计,高齐之世,仅皇家立寺的数量就高达四十三所。在支持佛教发展的同时,北齐的统治者们也充分利用佛教的理念以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虽然,北齐的历代帝王对佛教的发展都采取支持态度,但是,如果佛教的发展不利于巩固其统治,他们依然会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佛教的发展进行管理和限制。北齐的僧官制度自文宣帝高洋创建北齐而始,此后多年间在北齐佛教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逐渐发展并不断完善。北齐的僧官系统依照本朝的行政区划体系层层设立,等级分明,功能明确。北齐的僧官制度的创建与僧官系统的不断完善不仅对促进北齐佛教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北齐以及后世的佛教管理提供了范本,使其有据可依。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49;K239.24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49;K23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星;郭静娜;;北魏僧官制度探析[J];五台山研究;2018年02期
2 唐黎标;;论明代僧官制度[J];五台山研究;2018年02期
3 敬凯雁;;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J];考试周刊;2017年41期
4 李,
本文编号:2592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9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