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鲜虞中山国邦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7:00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的邦交思想。邦交活动的成功与否俨然成为影响社稷存亡的关键因素。鲜虞中山国从“戎狄小国”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邦交往来在其与霸主抗争、顽强复国、争衡称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鲜虞中山国的邦交按时间顺序分为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早期中山国与本族肥、鼓、仇由组建鲜虞联盟,后与齐、卫联合对抗晋国;中期与魏国抗争灭亡后,再次复兴;晚期介入“五国相王”活动成为列国之间合纵连横拉拢的对象。中山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太行山脉提供的物质与安全保障,为其邦交活动提供了适合的舞台。魏灭中山时,可以退守太行山,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五俗之国”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内政混乱,制约了邦交活动的开展,为其灭亡埋下了伏笔。中山国采取“合纵”与霸主抗争的邦交策略,成功地为其在大国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春秋时期,中山国与晋国抗争,间接导致晋国霸业的衰落以及晋楚争霸的政治格局破裂。战国时期,中山国与战国“七雄”称王、抗争,亦对当时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文】:

形势图,战国时期,形势图,邦交


鲜虞中山国邦交研究虽然四国谋划伐赵计划失败,,但韩、赵、魏三家之间的矛盾却日益显现,而齐、与三晋纷争也挫败了赵国独吞中山的志向。中山国因为特殊的战略位置而成为了齐、燕等国家吞并或拉拢的对象。魏国率先强大起来并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却利矛盾和利益,积极开展邦交活动实现了复国并成为左右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的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25;D6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飞能;;先秦邦交中的间谍与间谍理论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马卫东;;清华简《系年》三晋伐齐考[J];晋阳学刊;2014年01期

3 郭永琴;;仇由国君接受智伯大钟原因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程薇;;清华简《系年》与晋伐中山[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徐海斌;;战国中山国的政治体制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秋梅;;魏国率先变法原因探析[J];史学集刊;2011年02期

7 吉家友;;魏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原因[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曹迎春;;中山国灵寿城人口问题初探[J];文物春秋;2010年02期

9 曹迎春;;从青铜器看中山国的北方民族特色[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牛俊法;陈建强;;魏灭中山之战考略[J];军事历史;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苗永立;周代宋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仝俊;春秋时期晋国与戎狄民族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宋丽娟;战国邦交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吴敏强;春秋晋国范氏家族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张建明;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董霞;春秋时期晋国民族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阳;春秋霸政背景下的卫国邦交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1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31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