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南阳县聚落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02:10
【摘要】:南阳县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促进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并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等级、地理分布格局和结构形态,使得其聚落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清代南阳县城市、集镇和保村三级聚落,在明代的基础上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至清末最终稳定,并奠定了今天的乡村聚落体系的基础。南阳城是南阳县聚落体系的中心。从清初规模狭小,至清末扩大为内城外郭,拥有四隅五关的“梅花城”。其内部结构不断完善,政治区、经济区、文化区以及军事防御区分区更加复合化,各类城市景观齐备,逐渐展现出府城应有的姿态。清代南阳县集镇经济发达,46处大小集镇沿“米”字形交通路线分布,辐射全县范围,形成全覆盖。另外,庙会兴盛,庙会上百货汇聚和多彩的文艺活动,既补充了集镇的不足,又丰富着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集镇和庙会发达彰显着清代南阳县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高度。通过保村复原研究,将清末南阳县101保,3590村展现在地图之上。清末南阳县101保村复原,通过划分两个区域、四个步骤来完成,详细勾勒清末南阳县101保的保界,以及各保所辖村落、村落数量统计。最后,将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南阳县县界描绘出来,为清代南阳县县界的确定提供参考。清代南阳县三级聚落体系,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至清末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为今天的县乡村聚落奠定了基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和复原研究仍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图文】:

自然灾害,南阳,比例


有航运和灌溉之利,因此白河两岸商业集镇密集水金滩”,不仅带动着整个南阳县的经济发展,历①阳县的自然灾害聚落有着极大危害。南阳县地处中国季风气候区,南阳县旱涝灾害多发,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空”。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一是因为自然灾害、叠加性等特点;二是古代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落,就必须考虑自然灾害这一因素。清代南阳县的然灾害统计表,同时据此制作自然灾害比例图——水涝21%大饥荒17%

南阳,县志,分保,全图


22图 1-4 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境分保全图(以光绪《南阳县志》中分保全图为底图)因为后面涉及保村复原,故将民国时期保甲及建国后区域的调整叙述如下:民国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清代的保甲制度,,即联保和保甲制度,虽然其保甲设置变迁频繁,但南阳县县域较为稳定,基本保持了清末时的状态。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基层社会管理制度变化更为频繁,先后实行区乡(镇)制度、人民公社化制度和乡镇制度。其县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北、东北和东部划出较多,西北划出为南召县南河店镇、四棵树乡、石门乡三乡镇;东北为方城县博望镇、柳河乡,东部为社旗县的西半部。①详见下表 1-2:① 1990 年《南阳县志》,第 55-57 页。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2.82;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炎;梁晨;;南阳古城空间演变与城市水系的营建研究[J];华中建筑;2014年04期

2 于旭锋;;商路、山陕会馆与市镇变迁——清代河南北舞渡镇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赵锐;;晚清南阳县乡村地理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炎;;明代南阳城与唐王府初探[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5 邹逸麟;;清代集镇名实初探[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6 许檀;;清代河南西部的商业重镇荆子关——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杜启明;;南阳的商业会馆[J];文史知识;2008年05期

8 张民服;张鹏伟;;清代中原商路与城镇的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成一农;;清代的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郭平若;刘祥秀;;清代陕北长城外农村聚落地理初步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炎;清代南阳“梅花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书兵;清代至民国青县聚落地理分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晨阳;明清时期唐白河水运及其沿岸城镇兴衰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于旭锋;内河、市镇与社会变迁—清代南阳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琴芳;清代以降吕梁山东缘地区乡村聚落地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彭辛迪;清代南阳地区农业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马发科;赊旗镇兴衰的历史地理因素[D];郑州大学;2009年

7 熊群荣;明清时期丹江流域市镇经济初探[D];西北大学;2005年

8 王丽杰;论明清时期的河南集镇[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4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34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