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甲鲁海;;南方没落王朝的女性们[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文丽;;威塞克斯的女人——论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J];社科纵横;2007年05期
3 高小弘;;压制与抗争——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身体叙事[J];文艺评论;2008年04期
4 邢海燕;;土族口头传统中的女性文化探微[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刘亚丽;;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角色解读[J];青年文学家;2009年04期
6 张涛;;约翰·多恩爱情诗中的继承和创新[J];文教资料;2009年34期
7 高一农;;汉赋女性角色的文化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顾娜;;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角色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9 刘广宁;;为男孩角色配音点滴谈[J];电影;1983年10期
10 陈爱敏;中西方爱情剧中女性角色塑造意蕴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义金;宋飞;杜信喜;许本新;施正宗;;女性角色的自我反思、觉醒和期盼——老年全职太太调查的解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叶塑;程慧;;世纪之隔的不同抗争 挣脱不去的相同命运——安娜卡列尼娜与弗朗西丝卡的悲剧命运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海燕;;《笔生花》在“易装”题材女性弹词文本链条中的位置[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克里斯汀·杰拉蒂;赵树旺;;大众传媒研究中肥皂剧的重要性[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祥林;;从性别视角反思“样板戏”[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张果;张金玲;张玉娣;;新课改前后教材中性别角色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许薇;;“她者”的困境与拯救——《到灯塔去》中边缘女性莉丽·布里斯科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心华;;俄国古典文学中的厌女情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他们眼望上苍》后殖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吕涵;;密西西比河:女性特质的缩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岩;电视剧中东北女性角色[N];吉林日报;2010年
2 商果;女性角色在分化[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实习生 李鑫 记者 刘佳;女村官共商妇女参政[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黄益倩;这边风景独好[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任松筠;男性视角里的新女性角色[N];新华日报;2005年
6 木易;纪实小说《安吴商妇》出版[N];文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吴月玲;《女人的村庄》:农村留守妇女的自强之路[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晓星;华人女性新风尚——可爱 精英 感动[N];中国服饰报;2007年
9 仇逸邋刘丹;淑女教育风行 时尚还是回归[N];经理日报;2008年
10 杨俊蕾 复旦大学中文系;海外学者的东方主义误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铭君;论美狄亚疯癫的主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林;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4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小梅;女性主义重读乔治·奥威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7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革文;商业·商人·唐诗[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孙艳;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文化物质主义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晓莉;晋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D];山西大学;2003年
2 董艳玲;唐代商妇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书娟;幼儿园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周颖;弱者,你的名字不叫女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谢更巧;知识经济时代的女性角色地位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蔡佳畦;近现代土默特蒙古族与汉族女性角色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霞;变迁村落文化中的女性角色[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陈桂琴;试论女性时尚杂志中的女性角色问题[D];暨南大学;2003年
9 韦彬;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雅英;从生态女权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主要女性角色[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6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7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