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正史《列(烈)女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09:01
   二十四史中共有十二部史书中设有《列(烈)女传》,广大中下层女性能够进入官修正史之中,无疑说明了其所处的重要地位。女性作为创造历史的另一主体,发挥了和男性一样的作用,这一点逐渐为大众所认同。先秦到两汉时期史家对女性的认知态度发生了一定变化,第一部妇女通史《列女传》自刘向开始,范晔将《列女传》引入正史,并且开始转为只有正面女性的记载。从正史《列(烈)女传》的编纂上来看,在诸多部分存在差异。其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中下层女性的史料,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其人物形象的转变以及史家标准的演变,可以窥探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女性道德品质以及影响女性形象构建的因素。各个朝代的《列女传》在史料选择、旌表制度、主流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形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旧”《唐书·列女传》作为研究唐代女性的史书,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来研究影响史家标准的因素都有哪些,进而对其他正史中史家标准的演变有一个把握。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0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难点
第1章 正史《列(烈)女传》产生的历史渊源
    1.1 先秦典籍中的女性—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主
        1.1.1 《左传》中的女性形象
        1.1.2 《国语》中的女性形象
        1.1.3 《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
    1.2 两汉时期的女性
        1.2.1 《史记》中的女性
        1.2.2 《汉书》中的女性
        1.2.3 刘向《列女传》的编纂
            1.2.3.1 编纂背景
            1.2.3.2 主要内容
            1.2.3.3 对正史《列(烈)女传》编纂产生的影响
第2章 正史《列(烈)女传》的编纂情况
    2.1 正史《列(烈)女传》编纂情况分析
        2.1.1 编纂情况
        2.1.2 正史《列(烈)女传》编纂分析
    2.2 正史《列(烈)女传》差异研究
        2.2.1 人数分布上的差异
        2.2.2 由“列女”到“烈女”
        2.2.3 社会阶层差异
第3章 正史《列(烈)女传》的“沿”与“革”
    3.1 正史《列(烈)女传》的女性入传标准演变
        3.1.1 女性入传标准
        3.1.2 入传标准演变原因
            3.1.2.1 材料来源
            3.1.2.2 旌表制度
            3.1.2.3 主流观念
            3.1.2.4 女子教育
    3.2 史家评价标准的演变
第4章 个案研究——新旧《唐书·列女传》的编纂
    4.1 两书的成书背景
    4.2 新旧《唐书·列女传》的人物收录
        4.2.1 《新唐书·列女传》所增加人物
        4.2.2 《新唐书·列女传》所舍弃的人物
        4.2.3 新旧《唐书·列女传》人物收录的一致
    4.3 史家标准的影响因素
        4.3.1 社会环境
        4.3.2 史家个人
        4.3.3 主流观念
第5章 对正史《列(烈)女传》评价
    5.1 观念上的影响
        5.1.1 “女才观”
        5.1.2 贞(烈)节观
    5.2 史料价值
    5.3 教化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伯河;;《列女传颂》:中国现存最早的题画诗[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阚玮玥;;明代女性研究的新视角——评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6年00期

3 张素梅;;从新旧《唐书·列女传》看唐代女性的处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何媛媛;;试论《晋书·列女传》中的女性特点[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5 张榕蓉;;浅析《晋书·列女传》与《宋书·列女传》不同的女性观[J];黑龙江史志;2013年13期

6 王承略;;评《列女传译注》[J];民俗研究;1991年03期

7 陈桂权;;从“列女”到“烈女”——兼论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J];唐都学刊;2012年05期

8 王志跃;;乾隆《贵州通志·列女传》考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小蒙;;唐宋变革视野下的社会道德与妇女形象——两《唐书·列女传》与《宋史·列女传》对读[J];丝绸之路;2013年02期

10 徐玮;;传统与现代之间:薛绍徽《外国列女传》的翻译与编纂策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金璐璐;班昭及其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正史《列(烈)女传》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2 文阳;《仇画列女传》插画家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岳;《八旗通志·列女传》之列女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段晓娥;正史列女传传主类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梅芳;两《唐书·列女传》与《宋史·列女传》之承续与流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燕;正史《列女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亚琼;刘向《列女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莹;王照圆《列女传补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田阳;《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树淑;明清时期刘向《列女传》的研究与传播[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0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60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