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回授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10:28
回授又称回封、转授、回赠、貤封等,是宋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指官员将自身或亲属所得皇帝恩赏申请转授给他人的一项制度,本质上属于恩赏的再分配。回授对象范围较广,内容多样。官员可以将自身或亲属所得恩赏申请回授他人,除了官爵外,官员的服色亦可用于回授。回授最早发生于北魏时期,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至宋代回授已成为官吏管理中一种较常见的制度。宋代回授制度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宋初至宋英宗时期为奠基期、宋神宗至宋哲宗时期为成熟期、宋徽宗至宋宁宗时期为泛滥期、宋理宗之后为消亡期。回授名目较多,主要可分为军功型回授、典礼型回授、礼乐型回授、磨勘转官回授及其他回授等。多途径、广领域的回授制度,是皇帝试图从各个方面笼络臣下的努力。元丰改制前,回授由司封司和中书门下吏房共同掌管,以中书门下吏房为主,司封司只负责文书收集与传递等辅助工作。元丰改制后,政归三省六部,回授主管部门为吏部司封司。宋代回授制度发展较为成熟,基本的运行程序包括:立功迁转、申请回授、审查检验、写制词、发告身、上谢表等。通过回授流程的运行,即规范了制度运行,又强调了君臣之义,表明臣下的一切权力来源于皇帝,必须效忠于皇帝个人,是帝制时代皇帝对...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有关回授制度的研究
(二)与回授制度相关的研究
三、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史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新观点
(二)新内容
(三)新角度
第一章 宋代回授制度概说
一、回授制度的概念
二、何为“止法”
三、回授制度溯源
四、回授制度在宋代的演变及与政治的关系
(一)奠基期:从宋初至宋英宗
(二)成熟期:从宋神宗至宋哲宗
(三)泛滥期:从宋徽宗至宋宁宗
(四)消亡期:从宋理宗至南宋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回授名目
一、军功型回授
(一)战功回授
(二)修城立寨回授
二、典礼型回授
(一)登基回授
(二)祭典回授
(三)庆寿礼回授
(四)上尊号回授
三、文教型回授
(一)修书回授
(二)乐成回授
四、磨勘转官回授
五、其他回授
(一)致仕回授
(二)遗表回授
(三)侍奉回授
(四)侍读回授
(五)狱空及经营性回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回授的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
一、回授管理机构
二、回授制度的运行程序
(一)立功迁转
(二)申请回授
(三)审查检验
(四)写制词、发告身
(五)上谢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不同官员群体的回授制度
一、普通官员回授
二、宗室回授
三、后妃、公主等回授
四、宦官回授
五、伎术官回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回授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与影响
一、回授制度的内涵
(一)家国之间:回授制度的一个面向
(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回授制度的价值体现
(三)“例”与“法”的冲突与合作
(四)“祖宗之法”与“为后世法”
二、回授制度的特点
(一)回授范围逐步扩大
(二)回授制度逐渐成熟
(三)特恩回授广泛存在于宋徽宗之后且表现形式多样
(四)回授表彰守节妇女
三、回授制度的影响
(一)对国家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影响
(三)对个人的影响
(四)对后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宋代回授一览表
附录B 宋代群体性回授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今人论著
(一)著作
(二)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J]. 李华瑞. 古代文明. 2018(01)
[2]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6)
[3]宋代封赠制度对家庭伦理和家内秩序的构建[J]. 孙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西魏爵制问题探讨[J]. 谭晓钟,袁迪嘉. 中华文化论坛. 2016(12)
[5]论宋代私有财产权[J]. 程民生. 中国史研究. 2015(03)
[6]“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J]. 王子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7]宋代封赠制度的伦理价值研究[J]. 孙健. 东岳论丛. 2015(01)
[8]宋代军赏内容考述[J]. 张春梅. 天中学刊. 2014(05)
[9]宋代行政法中的“例”、“法”关系——以封赠制度为例[J]. 孙健.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3)
[10]周隋勋官的“本品”地位[J]. 顾江龙.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10(00)
博士论文
[1]清代《宋史》学研究[D]. 高远.武汉大学 2010
[2]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 邵正坤.吉林大学 2006
[3]宋代宗室研究[D]. 何兆泉.浙江大学 2004
[4]宋代荫补制度研究[D]. 游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五代赠官制度研究[D]. 郭浩.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宋代官告院及官告研究[D]. 黄毛.河南大学 2012
[3]唐代赠官流变研究[D]. 张琛.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两宋王朝的西南少数民族封赠制度研究[D]. 赵东琳.西南大学 2010
[5]明代文官父祖封赠制度研究[D]. 刘群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北宋叙封制度研究[D]. 陈向利.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33554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历史意义
(三)现实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有关回授制度的研究
(二)与回授制度相关的研究
三、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史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新观点
(二)新内容
(三)新角度
第一章 宋代回授制度概说
一、回授制度的概念
二、何为“止法”
三、回授制度溯源
四、回授制度在宋代的演变及与政治的关系
(一)奠基期:从宋初至宋英宗
(二)成熟期:从宋神宗至宋哲宗
(三)泛滥期:从宋徽宗至宋宁宗
(四)消亡期:从宋理宗至南宋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回授名目
一、军功型回授
(一)战功回授
(二)修城立寨回授
二、典礼型回授
(一)登基回授
(二)祭典回授
(三)庆寿礼回授
(四)上尊号回授
三、文教型回授
(一)修书回授
(二)乐成回授
四、磨勘转官回授
五、其他回授
(一)致仕回授
(二)遗表回授
(三)侍奉回授
(四)侍读回授
(五)狱空及经营性回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回授的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
一、回授管理机构
二、回授制度的运行程序
(一)立功迁转
(二)申请回授
(三)审查检验
(四)写制词、发告身
(五)上谢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不同官员群体的回授制度
一、普通官员回授
二、宗室回授
三、后妃、公主等回授
四、宦官回授
五、伎术官回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回授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与影响
一、回授制度的内涵
(一)家国之间:回授制度的一个面向
(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回授制度的价值体现
(三)“例”与“法”的冲突与合作
(四)“祖宗之法”与“为后世法”
二、回授制度的特点
(一)回授范围逐步扩大
(二)回授制度逐渐成熟
(三)特恩回授广泛存在于宋徽宗之后且表现形式多样
(四)回授表彰守节妇女
三、回授制度的影响
(一)对国家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影响
(三)对个人的影响
(四)对后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宋代回授一览表
附录B 宋代群体性回授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今人论著
(一)著作
(二)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J]. 李华瑞. 古代文明. 2018(01)
[2]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6)
[3]宋代封赠制度对家庭伦理和家内秩序的构建[J]. 孙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西魏爵制问题探讨[J]. 谭晓钟,袁迪嘉. 中华文化论坛. 2016(12)
[5]论宋代私有财产权[J]. 程民生. 中国史研究. 2015(03)
[6]“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J]. 王子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7]宋代封赠制度的伦理价值研究[J]. 孙健. 东岳论丛. 2015(01)
[8]宋代军赏内容考述[J]. 张春梅. 天中学刊. 2014(05)
[9]宋代行政法中的“例”、“法”关系——以封赠制度为例[J]. 孙健.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3)
[10]周隋勋官的“本品”地位[J]. 顾江龙.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10(00)
博士论文
[1]清代《宋史》学研究[D]. 高远.武汉大学 2010
[2]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 邵正坤.吉林大学 2006
[3]宋代宗室研究[D]. 何兆泉.浙江大学 2004
[4]宋代荫补制度研究[D]. 游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五代赠官制度研究[D]. 郭浩.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宋代官告院及官告研究[D]. 黄毛.河南大学 2012
[3]唐代赠官流变研究[D]. 张琛.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两宋王朝的西南少数民族封赠制度研究[D]. 赵东琳.西南大学 2010
[5]明代文官父祖封赠制度研究[D]. 刘群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北宋叙封制度研究[D]. 陈向利.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33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3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