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楞严经合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12:57
  惠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禅师,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其禅学思想、文艺主张、各类著述、经历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惠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歌、僧史撰著、文艺主张等方面,对其疏经造论、阐述禅教合一观等方面著作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和匮乏。《楞严经合论》是惠洪关于《楞严经》的经解论著,惠洪在论中大量援引儒释道等内外典籍及思想学说,阐释《楞严》经义及禅理、融通三教文化,并以文字为禅阐述其“禅教合一”思想。通过对《楞严经合论》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惠洪的“禅教合一”、“文字禅”等禅学思想,而且可以对宋代各宗派间的关系、宋代禅宗的发展情况以及宋以前《楞严经》的注疏等情况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对补充研究宋代禅宗史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其中引用的《楞严经》注疏等各类文献,对《楞严经》注疏及一些文献的补充、复原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惠洪《楞严经合论》作为研究的主体,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惠洪生平经历、思想、师承交友、文艺主张、著述等研究的基础上,对惠洪《楞严经合论》的成书背景、特征、价值、影响及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丰富和补充学术界关于惠洪及宋代禅宗发展情...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总体构思及研究重难点
        (一)论文总体构思
        (二)研究重难点
第一章 《楞严经合论》的成书背景
    一 社会背景
        (一)《楞严经》在唐宋时期的盛行
        (二)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加强
        (三)“融通宗教,禅教合一”
    二 惠洪个人背景
        (一)惠洪兼通儒释,博览内外典籍,文学素养深厚
        (二)惠洪被流放海南,借注疏明其论经之志
第二章 《楞严经合论》诸相
    一 《楞严经合论》的结构
    二 《楞严经合论》的流传
    三 《楞严经合论》的现存诸版本
        (一)《嘉兴藏》本(汉文大藏经,又名《径山藏》、《方册藏》)
        (二)《续藏经》本(又名《大日本续藏经》、《卍续藏》)
        (三)义门本
第三章 《楞严经合论》的特点
    一 引徵儒道经典,疏解《楞严》经义,融通三教文化
        (一)援引儒家经典及学说,阐释《楞严》经义
        (二)引用道家经典中寓言故事及学说来阐释佛理
        (三)引用《易经》卦爻解释佛理
    二 禅教合一,籍教悟宗
    三 用禅宗思想疏解《楞严经》经义
    四 辞趣翩翩,言文行远
第四章 《楞严经合论》的价值、影响及评价
    一 《楞严经合论》的价值
        (一)思想价值
        (二)史料价值
        (三)文学价值
    二 《楞严经合论》的影响
    三 《楞严经合论》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以儒道思想解禅对照表(部分)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2939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39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