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正德时期北直隶社会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2:44
  区域社会危机的发生,是国家上层政治与区域间特有社会背景相结合产物。北直隶区域社会是经历明初两次战争后重建的产物,移民占有相当大比例,使北直隶社会在封建时代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基层社会具有先天的脆弱性。灾荒、庄田、马政对北直隶社会生产进一步摧残,增加区域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经济呈现贫困落后的一面,社会经济的落后无力承受中央政府的徭役负担,社会矛盾丛生,导致基层组织失控,大量脱离社会生产的流民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宫廷政治对北直隶社会影响明显,在政治强权庇护下,孳生犯罪活动的发生。刘六、刘七等依附地方强权势力倒台之后,为争取生存空间在北直隶地区首先发难,触及北直隶地区社会矛盾,在宫廷政治与地缘关系双重作用下最终演化为明代中期规模最大的民变。民变的发生是北直隶社会危机的最终演变,使统治阶级面对危机对社会治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北直隶地区土地、赋役制度的调整,社会治理模式相应改变,代表了明代后期的社会走向,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封建王朝的生命得以延续。 

【文章来源】: 高建新 西北民族大学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中期北直隶社会问题
    第一节 人口问题
        一 洪武移民
        二 永乐移民
            (1)北方移民
            (2)南方移民
            (3)其他群体
        三 移民的影响
    第二节 灾荒
        一 明代中期(正统-正德时期)北直隶灾荒状况
        二 明代中期北直隶灾荒特点
        三 灾荒的应对能力
        四 灾荒与社会--流民问题
    第三节 北直隶庄田
        一 庄田的类型
        二 庄田对北直隶社会的影响
    第四节 北直隶马政
        一 北直隶马政沿革
        二 北直隶马政的衰落
第二章 北直隶的社会危机
    第一节 城乡之间的游民
        一 自宫群体
        二 无业群体
    第二节 地方秩序的失控
        一 复杂的社会群体
        二 响马
        三 社会危机的应对
        四 “治盗”的探索
    第三节 北直隶民变
        一 民变在北直隶地区的活动
        二 北直隶与民变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化
    第一节 整顿庄田
    第二节 赋役制度改革
        一 丈地均粮
        二 “地丁兼派”-初行一条鞭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军卫与回回人——以北直隶定州《重修清真礼拜寺记》为例[J]. 丁慧倩.  回族研究. 2012(03)
[2]明朝前期华北地区的社会变化[J]. 郑炳喆.  浙江学刊. 2007(05)
[3]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 赵世瑜.  历史研究. 2006(01)
[4]略论明代马政衰败及对国防影响[J]. 何平立.  军事历史研究. 2005(01)
[5]试析明代宦官籍贯的分布与变化[J]. 郑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4)
[6]明代县以下区划的层级结构及其功能[J]. 黄忠怀.  史学月刊. 2003(04)
[7]明代北方灾荒的社会控制[J]. 赵玉田.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5)
[8]定州清真寺元明清三幢古碑之校点[J]. 马生祥.  回族研究. 2002(03)
[9]流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明代农业生产的衰变[J]. 蔡苏龙,牛秋实.  中国农史. 2002(01)
[10]论明代中期京畿地区庄田的膨胀和清理[J]. 林延清.  历史档案. 2000(03)

博士论文
[1]明代北直隶财政研究[D]. 程利英.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3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63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