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两汉时期辽西郡郡治变迁与辽西郡战略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6:11
  两汉时期,辽西郡作为北边郡之一,在边郡防务与民族管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辽西郡郡治的研究学术界多有争议,在西汉和东汉的不同时期,辽西郡郡治有所迁移,由位于今朝阳召都巴古城的西汉郡治且虑,内迁到位于今绥中古城寨古城的东汉郡治阳乐。辽西郡治的变迁是多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两汉时期北方地区的气温变化,对北方游牧民族产生了南下的推力,他们屡次南下侵扰北方边郡,辽西郡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西汉初匈奴是辽西郡的主要威胁,到武帝时击破匈奴大刀阔斧的拓展北边疆土,将辽西郡治定在易守难攻但地理位置偏向北方长城沿线的且虑,起到了震慑和管理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两汉交际时乌桓与鲜卑不断南迁,对整个东北边郡都有很大的冲击,东汉时辽西郡范围大幅缩小,郡治也迁到地理位置更靠南的阳乐。辽西郡作为北方边陲重郡之一,发挥着守卫边疆与沟通周边民族的重要作用,是连接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过渡地带,更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聚集地,在战略、交通和文化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辽西郡的地理位置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两汉时期辽西郡郡治地望考证
    (一)“有高庙”的且虑
        1.葫芦岛邰集屯古城
        2.朝阳大庙乡土城子村与召都巴古城
    (二)“故燕地,辽西郡治”阳乐
        1.义县以南古城子附近
        2.绥中县北古城寨古城
    (三)郡治位置的考证
二、两汉时期辽西郡郡治迁移的原因
    (一)气候原因
    (二)北方民族的崛起与南下
        1.汉王朝与匈奴的对峙
        2.乌桓、鲜卑的内迁
三、辽西郡的战略地位
    (一)辽西走廊地带中的边陲重郡
    (二)抵御北方民族南下入侵的防御屏障
    (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荟萃之地
        1.互相借鉴的物质文化
        2.融合发展的精神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走廊研究再思考[J]. 刘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乌桓的三次迁徙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J]. 张慧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试析刘濞所谓燕王“抟胡众入萧关”说——兼论汉初赵国与匈奴的关系[J]. 宋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5(02)
[4]西汉辽西郡的防务与交通[J]. 王子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J]. 崔向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4(04)
[6]朝阳县大青山城址略考[J]. 杜晓红,宋艳伟.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4(00)
[7]论秦汉辽西并海交通[J]. 王子今.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汉书·地理志》所载郡都尉数考辨[J]. 景凯旋.  西北民族论丛. 2013(00)
[9]西汉辽西郡郡治、都尉治再考——从考古资料的应用说开去[J]. 刘翀.  北方文物. 2013(03)
[10]辽西走廊变迁与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J]. 崔向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博士论文
[1]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D]. 李路.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汉代边防体系研究[D]. 江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秦汉西北边地治理研究[D]. 谢绍鹢.西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汉代“北边”郡太守与区域社会发展[D]. 李晗.渤海大学 2019
[2]西汉与匈奴关系演变的原因及影响[D]. 吴海平.渤海大学 2017
[3]论燕、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对辽西地区的经营[D]. 吕伟.渤海大学 2016
[4]辽西古廊道城邑研究[D]. 翟思雪.渤海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4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004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