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乡会试五经文的场次及地位变化

发布时间:2021-03-24 22:43
  清代科举取士素称以四书、五经并重,实际上五经的地位远低于四书。在乾隆帝改制之前,五经文虽与四书文同居乡会试的首场,但位列四书文之后,且以专经试士,加之会试、顺天乡试的四书题改为"钦定",在科场的地位远不如四书文。为了挽救五经地位旁落和不兼试五经的弊端,清朝一度提倡五经中式,鼓励士子兼习五经。乾隆帝停止五经中式后,又改革乡会试三场文体格局,将五经文移居第二场,并推行五经并试。在清代科场偏重首场的风气下,第二场的五经文沦为边缘的地位。五经取士的边缘化,引起部分考官和经学家的不满,刻意提倡二、三场取士,使科场选才呈现出不同的标准与取向。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居头场与试本经
二、五经中式的兴与废
三、降居二场与五经并试
四、反响与争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废八股后的四书义与五经义[J]. 安东强.  文学遗产. 2015(05)
[2]陈澧撰写《科场议》之立场、缘起及用意[J]. 於梅舫.  近代史研究. 2015(02)
[3]科考与经解——诂经精舍、学海堂的设置与运思[J]. 於梅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J]. 龚延明,高明扬.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4)



本文编号:3098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098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