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07:33
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发展完善,科举出身的官僚数量也日益增加,地位不断高企。唐代浙东地区最早在科举中取得成功的群体在家族内部遗留着浓重的南朝的遗风,包括了南朝灭亡后北迁的会稽士族后裔;在乡的会稽士族后裔—以贺知章为代表;南朝后期方迁入会稽的后进官僚家族于高宗、武则天时期也开始在科举中崭露头角。中唐以后具有南朝色彩的科举家族逐渐消亡,浙东新崛起的科举家族家世相对低微,凭借自身才学在科举中取得突破,在仕途中不断升迁,成为高级官僚。仕途的成功激励家族子弟继续投身科举事业,而在科举仕宦的过程中通过姻亲、门生、同僚等联系结成的科举交际网络也是建立科举家族的重要助力。但科举家族成型过程充满偶然,参与政治斗争、家族支柱的猝然离世都会使家族的上升趋势夭折。晚唐时期科举为高门子弟所垄断,寒素士人难有成功机会,在唐朝灭亡之际,科举士人大多从中央返回故乡,效力于各割据政权,在五代十国时期,晚唐科举士人的后裔以其自身文化素养帮助藩镇体制走向政权化、文质化,也由此延续了南方地区的文教传统和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史料分析
四、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浙东科举家族的出现与成长
第一节 南朝会稽士族在隋唐的转型
一、南朝末年会稽士族的北迁
二、北迁会稽士族的转型发展——以山阴孔氏为代表
三、会稽在乡士族的变迁—以贺知章为例
第二节 唐前期浙东的后起官僚家族
一、会稽康氏家族
二、浙东徐氏家族
第二章 中唐以后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的新动向
第一节 新兴科举家族的成功崛起——东阳冯氏为例
第二节 浙东孤寒士人家族的骤起骤落
第三章 唐末五代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
第一节 唐末浙东寒素士人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浙东科举家族
第四章 浙东科举士人的时空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群体的时空分布
一、浙东科举士人的时间分布
二、浙东科举士人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的迁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表(确知中举时间)
附录二: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表(未知中举时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吴越诗人群体看吴越地域文化及其美学特征[J].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唐《冯审墓志》考述[J]. 董泽衡. 书法. 2018(07)
[3]十国科举的特点与乱象[J]. 金滢坤. 科举学论丛. 2018(01)
[4]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J]. 陈志坚. 求是学刊. 2018(02)
[5]士林华选:唐代博学宏词科研究[J]. 金滢坤. 历史研究. 2018(01)
[6]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J]. 刘后滨.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8(01)
[7]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J]. 陈志坚. 唐宋历史评论. 2017(00)
[8]唐代粟特族裔会稽康氏家族考论[J]. 龙成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9]唐代书判拔萃科的设置、沿革及其影响[J].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10]日本江南史研究管窥——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为中心[J]. 清水浩一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 景遐东.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隋代南方文人北上与南北文学融合[D]. 李增.陕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3058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史料分析
四、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浙东科举家族的出现与成长
第一节 南朝会稽士族在隋唐的转型
一、南朝末年会稽士族的北迁
二、北迁会稽士族的转型发展——以山阴孔氏为代表
三、会稽在乡士族的变迁—以贺知章为例
第二节 唐前期浙东的后起官僚家族
一、会稽康氏家族
二、浙东徐氏家族
第二章 中唐以后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的新动向
第一节 新兴科举家族的成功崛起——东阳冯氏为例
第二节 浙东孤寒士人家族的骤起骤落
第三章 唐末五代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
第一节 唐末浙东寒素士人
第二节 五代时期的浙东科举家族
第四章 浙东科举士人的时空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群体的时空分布
一、浙东科举士人的时间分布
二、浙东科举士人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浙东科举士人及其家族的迁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表(确知中举时间)
附录二: 唐五代浙东科举士人表(未知中举时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吴越诗人群体看吴越地域文化及其美学特征[J].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唐《冯审墓志》考述[J]. 董泽衡. 书法. 2018(07)
[3]十国科举的特点与乱象[J]. 金滢坤. 科举学论丛. 2018(01)
[4]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J]. 陈志坚. 求是学刊. 2018(02)
[5]士林华选:唐代博学宏词科研究[J]. 金滢坤. 历史研究. 2018(01)
[6]改革开放40年来的隋唐五代史研究[J]. 刘后滨.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8(01)
[7]陆扬《清流文化与唐帝国》[J]. 陈志坚. 唐宋历史评论. 2017(00)
[8]唐代粟特族裔会稽康氏家族考论[J]. 龙成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9]唐代书判拔萃科的设置、沿革及其影响[J].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10]日本江南史研究管窥——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为中心[J]. 清水浩一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 景遐东.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隋代南方文人北上与南北文学融合[D]. 李增.陕西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3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4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