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乾隆朝西北地区官员选任探析

发布时间:2021-05-31 21:47
  乾隆朝在清代的历史上地位重要,这一时期是各种政治制度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的时期。西北地区地处边陲,为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完善的官员选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官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等方面与西北地区的稳定休戚相关。文章中探析的问题主要有:通过对乾隆帝甄别引见西北地区官员所运用的识人之术进行考述,从侧面反映出皇帝对于官员的任免是谨小慎微的。从外在体貌到内在特质的考察,使得皇帝较为全面的在官员任用上做到知人善任。考察了乾隆时期西北地区引见文官的捐纳行为以及学历构成。西北地区文官的捐纳活动主要集中在赈灾、军需、河工等领域。从学历构成来看,以科甲出身者占西北地区文官的多数,说明该地区的文官文化素质较高,乾隆帝在选任西北地区官员时重视文官的知识修养。分析了乾隆时期西北地区武官的选任情况。从武官的入仕途径、年龄结构、兵制构成、保举制度以及保题人与被保题人的关系等方面,系统反映了武职官员在该地区的选任情形。通过对比分析,体现了满族官员这一群体在西北地区入仕途径的差异。强调满族官员的特殊性以及皇权的民族倾向性。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确定
    1.2 基本史料
    1.3 研究评述
        1.3.1 关于引见官员的研究
        1.3.2 关于文官选任的研究
        1.3.3 关于武官选任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2 乾隆甄别引见西北地区官员所用识人之术
    2.1 外在体貌类
    2.2 内在特质类
3 乾隆朝西北地区文官捐纳行为和学历结构
    3.1 文官的捐纳行为
        3.1.1 军需捐纳
        3.1.2 河工捐纳
        3.1.3 赈恤捐纳
        3.1.4 其他捐纳
        3.1.5 捐纳的弊端
    3.2 文官的学历结构
4 乾隆朝西北地区武官之选任
    4.1 武官任职情况
    4.2 地方武官的入仕途径、年龄结构
        4.2.1 世职
        4.2.2 武举
        4.2.3 荫叙
        4.2.4 捐纳
        4.2.5 年龄结构
        4.2.6 满族武官入仕途径
    4.3 武官的保举制度
        4.3.1 保举类别
        4.3.2 保题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其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朝翻译科举的形成与发展(1723—1850)[J]. 马子木.  清史研究. 2014(03)
[2]论清代满人入仕及迁转途径[J]. 韩晓洁.  东北史地. 2012(03)
[3]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J]. 范传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0(03)
[4]清朝实现“一统”的助力:与满洲贵族合作的汉族势力[J]. 王景泽.  学习与探索. 2009(05)
[5]清末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变革[J]. 刘伟.  社会科学. 2009(05)
[6]清代基层官员铨选制考察——以《清史稿·循吏传》为例[J]. 李治亭.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3)
[7]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J]. 孙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5)
[8]清代八旗世爵世职群体的入仕考察[J]. 雷炳炎.  安徽史学. 2006(03)
[9]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J].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5(02)
[10]清代吏员的录用、迁转与离役[J]. 王雪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 张振国.南开大学 2010
[2]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 王志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乾嘉时期新疆官员奖惩制度研究[D]. 薛天翔.新疆大学 2014
[2]清代文官保举制度研究[D]. 沈祥云.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09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09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