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部湾钦廉海域“珠盗”治理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7:30
北部湾海域因为其优越的自然环境,珠贝质量好,珍珠业较为发达。明政府采取派遣官员参与采珠活动,看守珠池等多种措施管理珍珠业。明统治者为了最大限度数量的获得珍珠,严格管控珍珠。随着严格的珍珠管控政策和官员的不当行为,加重了沿海的盗珠现象,部分盗珠者加入其它盗寇团体,社会秩序被扰乱。在外部,北部湾沿海地区则遭遇了倭寇和安南贼的侵夺袭扰,这些势力的活动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威胁到了边疆的安全。官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多重考验,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了内御珠盗,外防倭寇、安南蕃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保卫了边疆安全。北部湾沿海地区自先秦以来就是重要珍珠御品的供给地,清政府在此区域却收获甚微,除了珍珠的资源被严重破坏,其他的因素之一是清朝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社会不稳定。明清鼎革时期,出现了反抗清朝的“贼寇”,这些贼寇主要以南明势力和郑氏政权为首,他们在北部湾的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到了乾嘉时期,随着国内的各种因素和国外西山政权的推波助澜,北部湾的海盗活动愈演愈烈,他们的行动影响了北部湾的社会稳定,威胁到清政府的边疆治理,也影响了政府的采珠效率。清政府加强了对北部湾沿岸的防御措施,加强了对安...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天妃庙记》碑(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高一百
39图2-1宁海寺记碑(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碑宽度为八十二厘米,高度为一百五十六厘米,厚度为四十厘米。)除了珠池太监监守珠池,明代设立在广东的市舶司太监有时也会监管珠池,比如韦眷就一度兼任过珠池的太监这个官职①。与监守珠池的太监相应的就是职能部门的建立。设立珠场巡检司守池,珠场巡检司署在县治……南六十里白龙寨城,稽查沿海八寨地方。②设立公馆,“珠池公馆,洪武永乐间设于珠场巡检司之右。”③白龙城珍珠城是明代沿海重要的据点,根据地方志载,白龙墩这个职能部门在距离府南七十里之地,前内监采珠衙门,居于八寨的中间地带,珠场巡司衙门、东西八寨都归其属管理,东盐场巡检司前时衙门也在这个地方④。表明①(清)阮元:《广东通志》卷2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②(清)陈昌齐纂:道光《广东通志》卷334,清道光二年刻本。③(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0《公署·廉州府》,《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第28册,第206页。④(明)张国经等:崇祯《廉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41图2-2白龙珍珠城(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白龙城具备多种功能,政府在城中设立采珠太监公馆、珠场巡司衙门,还有盐署办公衙门、水师都守署等办公场所。据史书记载其“周三百三十丈有奇,高一丈八尺”,后康熙年间重修。南北长为三百二十一米,东西宽二百三十三米,面积约为七万五千平方米,城墙高六米,还有东、西、南三门。白龙城是一个多功能城,随着功能的增多,在城内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街道。白龙珍珠城根据其名字可以看出与珍珠有着莫大的联系,其城内既有千年珠贝层,还有作为军事防御性质的炮楼,这些都是历史在这座城的印记。现存的珍珠城为南门(如图2-2),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南门旧址处重建的建筑。为了展示曾经的历史风貌,在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城内一些地方设置了生活雕像:收获、赶市、风谷、春谷、磨粉,用这些雕像以展示历史上人们的生活风貌。
本文编号:3376548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天妃庙记》碑(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高一百
39图2-1宁海寺记碑(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碑宽度为八十二厘米,高度为一百五十六厘米,厚度为四十厘米。)除了珠池太监监守珠池,明代设立在广东的市舶司太监有时也会监管珠池,比如韦眷就一度兼任过珠池的太监这个官职①。与监守珠池的太监相应的就是职能部门的建立。设立珠场巡检司守池,珠场巡检司署在县治……南六十里白龙寨城,稽查沿海八寨地方。②设立公馆,“珠池公馆,洪武永乐间设于珠场巡检司之右。”③白龙城珍珠城是明代沿海重要的据点,根据地方志载,白龙墩这个职能部门在距离府南七十里之地,前内监采珠衙门,居于八寨的中间地带,珠场巡司衙门、东西八寨都归其属管理,东盐场巡检司前时衙门也在这个地方④。表明①(清)阮元:《广东通志》卷25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②(清)陈昌齐纂:道光《广东通志》卷334,清道光二年刻本。③(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0《公署·廉州府》,《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第28册,第206页。④(明)张国经等:崇祯《廉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41图2-2白龙珍珠城(拍摄于铁山港区营盘镇的白龙珍珠城内)白龙城具备多种功能,政府在城中设立采珠太监公馆、珠场巡司衙门,还有盐署办公衙门、水师都守署等办公场所。据史书记载其“周三百三十丈有奇,高一丈八尺”,后康熙年间重修。南北长为三百二十一米,东西宽二百三十三米,面积约为七万五千平方米,城墙高六米,还有东、西、南三门。白龙城是一个多功能城,随着功能的增多,在城内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街道。白龙珍珠城根据其名字可以看出与珍珠有着莫大的联系,其城内既有千年珠贝层,还有作为军事防御性质的炮楼,这些都是历史在这座城的印记。现存的珍珠城为南门(如图2-2),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南门旧址处重建的建筑。为了展示曾经的历史风貌,在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城内一些地方设置了生活雕像:收获、赶市、风谷、春谷、磨粉,用这些雕像以展示历史上人们的生活风貌。
本文编号:3376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37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