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宋毕士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1:20

  本文关键词:宋毕士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于对宋代初期宰相毕士安的全面研究。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通过回顾梳理毕士安的生平仕宦经历和毕氏家族的家世姻亲关系,得出毕氏家族在整个宋代绵延发展的深层原因。第二章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论述毕士安的政治思想以及在“澶渊之盟”中的政治作为,总结毕士安对于宋初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四个小节择要介绍毕士安在宋初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由此反映的北宋初期的社会政治氛围。毕士安早在太祖朝就荣登进士,因经历了唐末五代十国纷乱割据的局面,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此后的为官生涯中表现出偏于保守、老成持重的政治思想。举进士后,毕士安从不起眼的地方小吏做起,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守,积累了丰富的吏治经验。而且得益于年少时继母祝氏对其德行的培养,至宋兴四十年时朝野上下皆以毕士安的德行称首,良好的品行成为毕士安仕途升迁的敲门砖。毕士安先是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官职几经迁转,而后又获得辅佐日后天子真宗的机会,成为真宗的潜邸旧臣,仕途开始平步青云。到真宗执政时期,毕士安已是积累了三十年仕宦经验的三朝元老,又德才兼备,因而受到真宗的格外重用,并最终位极人臣。在任期间,毕士安忠于职守并且知才善任,提携了不少栋梁之才,最重要的政治作为是对“澶渊之盟”的缔结及宋初政局走向产生的深远影响。毕士安身至宰相后,随着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日益隆重,毕氏家族跻身为宋初的名门望族,在北宋时期的发展也更加顺遂。毕氏子孙凭借祖辈的福德,无论是在科举仕途的发展、联姻对象的选择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比普通寻常百姓更具优势。尤其得益于毕氏第二代、第三代成员的家族联姻和人际交往,使毕氏家族规模日益扩大,助力了毕氏家族在北宋时期的持续长远发展。在宋初“举世重交游”的世风下,毕士安长年的为官经历使他在朝野中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与这些人物的交游,构成毕士安漫长仕宦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毕士安为中心,分上级、同级、晚辈和其他四个方面,选取宋真宗、寇准、王禹PA和其他几位代表人物,择要详细论述毕士安与宋初士大夫群体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由此反映的宋初重文轻武、文化繁盛的社会氛围。通过人际交往,不仅对毕士安本人的政治前途大有帮助,而且对于毕氏家族的稳定发展也颇多助益。毕士安一生为官四十载,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都颇多政绩,政声卓著,虽然于国于家贡献巨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毕士安并非完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同当时许多官吏一样,毕士安也存在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为家族、为亲里故旧谋取私利的现象。尽管存在不足,还是应该客观地评价毕士安,其对于“澶渊之盟”的贡献是主要的,应该肯定毕士安在宋初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毕士安 仕宦经历 毕氏家族 人际交往 政治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8-9
  • 二、学术史综述9-13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毕士安的仕宦与家世15-29
  • 第一节 毕士安的仕宦经历15-21
  • 第二节 毕士安的家世姻亲21-29
  • 第二章 毕士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作为29-40
  • 第一节 毕士安的政治思想29-33
  • 第二节 毕士安的政治作为33-40
  • 第三章 毕士安的人际交往40-64
  • 第一节 毕士安与宋真宗的君臣之谊40-45
  • 第二节 毕士安与寇准的僚友之情45-51
  • 第三节 毕士安与王禹PA的忘年之好51-57
  • 第四节 毕士安与其他人的交承之雅57-64
  • 结语64-68
  • 附录 1:毕士安年表简编68-73
  • 附录 2:毕士安家世姻亲简表73-74
  • 参考文献74-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炜;;古代“升官”趣事[J];文史月刊;2010年01期

2 熊鸣琴;论北宋名相毕士安[J];晋阳学刊;2003年02期

3 映泉;;机缘与运气[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9年18期

4 映泉;;机缘与运气[J];晚报文萃;2010年08期

5 邵颖涛;杨庆茹;岳立松;王淑儿;叶静;;“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J];读书文摘;2012年09期

6 映泉;;机缘与运气[J];杂文选刊(上旬版);2009年05期

7 ;今古趣联[J];广西市场与价格;1999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洋洋;宋毕士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宋毕士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3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