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期政治变局下心学、理学的消长
本文关键词:明后期政治变局下心学、理学的消长
【摘要】:阳明学在明代后期得到了当时朝廷重臣徐阶、李春芳等人的推动,使得本在江南地区广泛传播的思潮开始在理学盛行的北京传播,这种传布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已经固化的程朱理学,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秩序构成一定的冲击。为此,稍后上台的内阁首辅高拱、张居正及以往做过中央官员的一些东林党人对心学展开打压,并极力宣扬程朱理学,最终心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进而促进了学术的内在转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明代后期 阳明心学 程朱理学 学术思想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唐宋之际,道学开始兴起。道学中理学、心学两大流派对后世影响甚大,理学的代表为程朱之学,心学的代表为陆王之学。明代建立之后,程朱理学被立为官方之学,到了明代中后期理学在思想上开始趋于保守、固化,难以适应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阳明心学得以兴起,进而向北方传播,并得到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风林;试论程朱理学兴衰的机制[J];中国哲学史;1995年03期
2 薛富兴;心与理──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J];孔子研究;2000年02期
3 杨青;程朱理学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4 陈前进;论明代程朱理学的衰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朱昌荣;;20世纪中国大陆清初程朱理学研究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03期
6 王世光;;试析康乾时期清廷对待程朱理学的矛盾心态[J];孔子研究;2007年05期
7 乐胜奎;;李光地对程朱理学的承袭与拓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范立舟;叶碧;;论程朱理学对中国历史演进法则的认识[J];江汉论坛;2008年08期
9 刘坡;;李梦阳与程朱理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陈玉森;;程朱理学还是櫖克思列宁主义——评刘{老壬某准兜娜诵詩諿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2 乐爱国;;论朱一新对程朱理学的推崇[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波;康冬;;程朱理学与传统体育边缘化的关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查金萍;;学行程朱之后——从接受史角度重论“桐城三祖”与程朱理学之关系[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史革新;;清前期理学平议[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6 姚才刚;;论理学的主要问题意识[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昌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再论清初程朱理学的“复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朱昌荣;应该如何考察清初程朱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昭军;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N];光明日报;2007年
4 叶显恩;开启新世纪微学研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汪学群;清初学术与宋明理学[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玮;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杜雅萍;唐鉴与晚清理学重振[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姚静冰;论汤鹏的学术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4 乔丽荔;《唐确慎公诗集》校注[D];广西大学;2006年
5 朱河;设计社会学视域下程朱理学对宋代造物的影响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戴继诚;戴震程朱理学批判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宙;论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扬弃[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5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6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