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重地
本文关键词:努力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重地
【摘要】:司马迁故乡的渭南师范学院,多年来尤其是2011年以来高度重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抓好"一栏"(《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一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一鉴"(编撰出版《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一馆"(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展览馆)等"四个一工程",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重地,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并在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界乃至社会科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
【关键词】: 司马迁 史学研究 重地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司马迁故乡的渭南师范学院坚持开展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在《学报》设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专栏,每年编辑出版《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研究团队积极参加或举办学术会议。尤其是2011年以来,学校加大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力度,努力建设学术高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科,蒋文杰;史记学:21世纪研究之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孙明君;;建立“史记学”的开拓之作《史记学概论》评介[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3 李家发;当代《史记》研究的发展趋势[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张新科;史记学"与现实社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李浩;《史记学概论》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新科;“史记学”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1期
7 陈桐生;从古籍研究到学科建设——评张新科的《史记学概论》[J];江汉论坛;2004年05期
8 陈刚;《史记》研究的新创获——评张新科教授的《史记学概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侯立兵;“史记学”的理论构建——读张新科教授的《史记学概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04期
10 张新科;“史记学”史述略[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卫东;“史记学”的开山之作[N];陕西日报;2003年
2 田大宪;构建“史记学”体系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凌朝栋;龙门生巨子 文章旷代雄[N];渭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2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晓玲;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道锋;《史记》动词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吉;《史记》纪表校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健伟;略论《史记集解》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5年
3 李海丽;论清代《史记》研究的学术流派[D];河南大学;2012年
4 韩锁明;《史记评议》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虞黎明;论《史记》在宋代的接受[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贺诗菁;《史记》文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齐向宇;《史记》谣谚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蒋晓彤;《史记》三十世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鹏;《史记》人物出场与退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耿文风;唐代《史记》传播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5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6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