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8:07
本文关键词: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研究
【摘要】: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发展在整个公务文书汇编历史中处于过渡和发展阶段。该时期的汇编主要涉及别集、总集两大主要类型,以汇编的个人行为盛行,以及诏令奏议类专著大量问世为典型特征,在汇编体式、编者身份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丰富性。公务文书自身的发展及文人创作意识的膨胀为该时期汇编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代背景则为汇编的成熟营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汇编主体的多样性是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研究的重要范畴。汇编集的编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的多种关联,直接导致了编者在汇编活动中展现了不同的汇编目的。汇编目的的差异同时也造就了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不同的创作基调和整体格局。汇编体式逐渐丰富,是公务文书汇编活动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唐五代时期,编排系统开始呈现二级甚至多级的发展形态,分类依据也从依靠单一形式分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虽然与明清公务汇编相比,该时期的分类方式还不够完善,但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确实为公务文书在明清的集大成奠定了基础。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活动,在对资料有效整合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追求。重文体、重务实、人为贵、王为大,这四条指导思想无形地贯穿于整个汇编活动之中,使得该时期的公务文书汇编体式多样,内涵丰富,在专史研究、文献学研究、公务文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唐五代 公务文书 汇编 体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3.1;D69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选题意义的具体呈现8-9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9-12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12-13
- 第一章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情况概述13-30
- 第一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历史定位13-15
- 第二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主要类型15-23
- 一、个人专集15-19
- 二、公务文书总集19-20
- 三、《四库全书·史部》中除“诏令奏议类”以外的相关公务文书汇编20-22
- 四、当代人对唐五代公务文书的汇编22-23
- 第三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时代特征23-30
- 一、公务文书汇编从官方行为向个人行为转变的新高潮23-26
- 二、唐五代诏令、奏议类汇编的广泛出现26-29
- 三、总结29-30
- 第二章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大发展的内外条件30-49
- 第一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大发展的内在条件30-33
- 一、公务文书突破性发展对公务汇编的促进30-32
- 二、文人传播意识对公务文书汇编的催生32-33
- 第二节 促进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大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33-40
- 一、繁荣的社会经济状况为汇编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33-34
- 二、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公务文书数量的增长34-35
- 三、有利的政策支持促使汇编活动被广泛重视并逐渐规范有序35-37
- 四、士人流迁带来的文化融合是文书创作与汇编产生的土壤37-38
- 五、新文化队伍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佳作产生38-40
- 第三节 唐五代目录学成就对同时期公务文书汇编的影响40-44
- 一、目录学与唐五代目录学成就40-41
- 二、目录学思想理论成果对同时期公务文书汇编的指导意义41-43
- 三、目录学实践成果对同时期公务文书汇编的指导43-44
- 第四节 前代公务文书理论对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指导44-49
- 一、“文体论”于公务文书汇编实行分类构建的指导意义45-46
- 二、“文气论”对公务文书汇编风格形成的影响46-47
- 三、“文值论”促进了公务文书汇编价值观的建立47-49
- 第三章 唐五代公务文书的汇编主体----编者身份及汇编目的研究49-67
- 第一节 汇编主体身份介绍49-54
- 一、自编49-50
- 二、亲友门人追编50-51
- 三、官府征编51-52
- 四、托人代编52-53
- 五、后人自主汇编53-54
- 第二节 汇编主体的群体特征54-60
- 一、文学才气54-55
- 二、博览群书55-56
- 三、持之以恒56-57
- 四、政治身份57-60
- 第三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主要目的60-67
- 一、私人汇编中常见的汇编目的60-63
- 二、官方汇编中常见的汇编目的63-67
- 第四章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特征研究67-85
- 第一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的概述67-71
- 一、汇编体式的定义与发展过程67-69
- 二、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总述69-70
- 三、各类体式中常见的编排系统和分类方式70-71
-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公务文书汇编常见分类方式71-78
- 一、按文体分类71-73
- 二、按内容分类73-74
- 三、按撰制机构分类74
- 四、按官职分类74-75
- 五、按产生时间分类75-76
- 六、按涉及主体分类76
- 七、按创作主体不同分类76-78
- 八、与史料混编78
- 第三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编排的综合评价78-85
- 一、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的进步性79-81
- 二、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体式编排中存在的问题81-85
- 第五章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价值体现85-97
- 第一节 汇编过程中体现的内在思想追求85-88
- 一、重文体:文章以体制为先85-86
- 二、重务实: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86-87
- 三、人为贵: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87
- 四、王为大:别贵贱,序尊卑87-88
- 第二节 唐五代公务文书汇编的外在价值88-97
- 一、历史价值:为专史研究提供了资料88-90
- 二、文献价值:体现了公务文书文献学的研究意义90-92
- 三、公务文书价值:是公务文书发展轨迹的见证92-97
- 参考文献97-10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101-102
- 致谢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茜;从文化层面浅析汉、唐、宋三朝文献编纂活动[J];档案学研究;2001年05期
2 胡大雷;;萧统的编撰宗旨与其创作观的差异——兼论总集与单一题材作品集宗旨的不同[J];东方丛刊;2007年01期
3 吴平;;论古籍编撰活动中的编辑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晓鹃;;《古文苑》编纂者新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卢燕新;杨明刚;;初唐编纂的诗歌总集考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徐适端;;略论《唐六典》的编纂特色[J];史学史研究;2007年01期
7 刘瑞芝;;论《本朝文粹》的文体及其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鹃;《古文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9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