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7:44

  本文关键词: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末五代 河东地区 军事地理环境 攻守策略 新月地带


【摘要】:本文题目为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地理研究,旨在探讨此时“河东地区”相关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史料文献可知,唐末五代的“河东地区”主要指这一时期的河东节度使辖区,其辖域虽有变化,但辖区的主体地域相对稳定,表现为“一府八州”之地。从政权更迭上来看,河东先后出现了沙陀晋、石敬瑭、刘知远、北汉,两割据政权(沙陀晋、北汉)和两藩镇势力(石、刘)。在四个政治势力之中,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分别以河东为根据地,南下夺取国祚、建号称尊,北汉也凭借着这“龙兴之地”对抗后周,苟延宋初而亡。究其所以,与河东军事地理环境关系甚大,而河东拥有的“形势”无疑是河东势力能顺利成就帝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左右王资”之“势”在河东政权更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高平之战”后,北汉基本失去了这一“势”,虽有契丹为后援,却不能自保,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亡国之厄。河东形势极其完固的特点,与其内部的军事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型高原的地形特征,使其具备了“被山带河”的先天战略优势。关隘津要的布局与内部重要通途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对军事地理学中“形”的充分利用。此外,河东势力还拥有一支强大的蕃汉步骑兵团,这支劲旅跟随河东节帅四处争战,立下了不朽功勋。以至德年间河东步骑数量为参数可以看出,唐末五代,河东军的数量总体呈由增到减、由多到少的变化趋势。 河东各势力在唐末五代时期所采用的攻守策略不尽相同,这与其外围政治环境的变化、邻区军事地理价值及邻区内藩镇政治特点关系甚紧。分区讨论,河东西部的定难势力由于自始至终都是“意在保土”,与河东相安无事。河东北部的代北地区,历来就承担着戍边与卫晋的双重任务,是河东的大后方和重防区。沙陀晋盘踞河东时,极力争夺该区的控制权。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后,导致胡骑常侵入忻、代,威慑河东腹地,河东北部防线内缩至恒山——雁门关一线。此外,河东势力与北方统一王朝之间存在着一个过度区——新月地带。梁、晋对抗时期,双方对“新月地带”的争夺最为激烈,河东李氏政权根据该地带军事地理价值与区内藩镇政治特征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攻守策略。
【关键词】:唐末五代 河东地区 军事地理环境 攻守策略 新月地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选题缘由8-9
  • 二、本文的时空界定9
  • 三、研究内容9-11
  • 四、学术史回顾11-13
  • 五、研究意义13-15
  • 第一章 唐末五代河东地望含义及河东节度使辖区之变化15-28
  • 第一节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的地望含义15-18
  • 一、唐中前期河东的地望含义15-17
  • 二、唐末五代河东主要地望含义17-18
  • 第二节、唐末五代河东节度使辖区的变化18-24
  • 一、唐末云州归属考辩18-19
  • 二、五代河东节度使辖区之变化19-24
  • 第三节 唐末五代北方政治形势及河东地区政权更迭24-27
  • 一、唐末五代北方政治形势24-25
  • 二、唐末五代河东地区政权的更迭25-26
  • 三、唐末五代河东势力的主要对抗对象26-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二章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地理环境28-57
  • 第一节 “河东地区”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29-33
  • 一、表里山河的山西29-30
  • 二、河东地区军事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30-33
  • 第二节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的主要交通与关隘33-42
  • 一、晋阳交通与攻守方向33-36
  • 二、河东主要关隘考论36-42
  • 第三节 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队数量及军队构成42-51
  • 一、唐至德时期河东地区的军队数量42-44
  • 二、沙陀晋割据河东时的军队数量与军队结构44-48
  • 三、石、刘坐镇河东时期军队构成及数量48-49
  • 四、北汉时期的河东军49-51
  • 第四节 河东“形”、“势”51-57
  • 一、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势”之变化52-53
  • 二、沙陀晋、北汉结局迥异之原因53-57
  • 第三章 唐末五代河东政治势力的攻守策略57-79
  • 第一节 唐末五代河东西部之定难军58-61
  • 一、梁、晋对峙时期的定难58-59
  • 二、五代中后期的定难59-61
  • 第二节 代北军事地理价值及河东政权在该区的攻守策略61-65
  • 一、唐末李克用经略后方61-62
  • 二、五代契丹南下与河东北部的安全62-65
  • 第三节 唐末五代初梁、晋对抗中的“新月地带”65-77
  • 一、唐末五代初“新月地带”概况及其重要性65-67
  • 二 “新月地带”的军事地理价值及其内部藩镇的政治特征67-73
  • 三、梁、晋对抗时期河东针对“新月地带”的攻守策略73-77
  • 本章小结77-79
  • 结语79-81
  • 参考文献81-84
  • 附表1: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活动相关情况统计表84-92
  • 附表2:唐末五代“新月地带”诸镇节帅更替年表92-100
  • 致谢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记录[J];晋阳学刊;1981年02期

2 宁可;阎守诚;;唐末五代的山西[J];晋阳学刊;1984年05期

3 任崇岳;;契丹与五代山西割据政权[J];晋阳学刊;1984年05期

4 安介生;北宋初年山西向外移民考[J];晋阳学刊;1996年03期

5 史念海;论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的局面和南北对立的局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1期

6 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3期



本文编号:858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58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