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蒙之新文学、新文化传统一辩
本文关键词:为启蒙之新文学、新文化传统一辩
【摘要】:面临日益严峻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挑战,五四新文学、新文化传统的合法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它不得不重新进行自我反思,再观自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与世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以求通过反思而充实自我并更为坚定地坚守启蒙的立场。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五四 启蒙 传统 反思 坚守
【分类号】:K203;I206.6
【正文快照】: 有媒体评“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入选,位列第四。其入选理由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历史影响甚巨,恰逢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所以学界纷纷反思、讨论之。(1)此说当然不错,但却可能掩盖了启蒙主义新文学、新文化传统正遭受多重挤压乃至打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_g;;新文学运动与湘籍作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5期
2 谢其章;新文学绝版书脞谈录[J];书屋;2002年01期
3 曾四海,王林;转型期的文学秩序建构——关于“五四”新文学的资源分析[J];文艺争鸣;2003年02期
4 陈方竞,王淳彦;报刊出版:对“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外缘”透视[J];文艺争鸣;2003年03期
5 马昭;五四时期新文学方向的开拓者——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探析[J];世纪桥;2003年01期
6 黄万华;台港澳和海外:“五四”新文学的应合和背反[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3期
7 刘为钦;试论作为文学命名的“新文学”[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毕耕;古文万无灭亡之理——重评林纾与新文学倡导者的论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9 李继凯;;“文化磨合”中的新文学[J];长江学术;2006年04期
10 易小斌;;回归生存的本真演历——评吴康的《新文学的本原》[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克敌;;晚年林纾与新文学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刘登翰;;文学的回归——战后初期关于“建设台湾新文学”的一场论争[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想理论解读[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丁尔纲;;五四新文学革命与建设和茅盾的历史定位——纪念茅盾逝世三十周年[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品高;新文学书籍收藏和投资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8年
2 陈品高;新文学书籍收藏和投资正当其时[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杨洪承;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践行者[N];文艺报;2012年
4 陈思和;现代报纸副刊与新文学的关系[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陈翔;北大红楼的新文学记忆[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谢其章;珍贵的新文学绝版书[N];中国艺术报;2004年
7 陈翔;在巡展中弘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年
8 记者 王平;专家:两岸文化血脉相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钧;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N];光明日报;2014年
10 陈思和;体味旧时民间出版的兴衰[N];文汇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2 黄健;意义重构中的缪斯[D];浙江大学;2004年
3 隋晓莹;陈独秀与中国新文学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珊;章太炎与新文学[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海新;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孙志军;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楠;周作人与新文学的学院化:1917-1937[D];复旦大学;2014年
2 陈黎明;“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互动关系初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琴英;新文学重建中的人文反思[D];四川大学;2005年
4 於俊杰;从《国文月刊》看国文教育及其与新文学之关系[D];北京大学;2012年
5 杜波;《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浪;新国文·新文学·新国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海飞;从新文学广告管窥上海文坛(1932-1935)[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金花;身份与学术[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炯;《觉悟》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丽媛;山东大学与新文学[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9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