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民间医人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2:33
本文关键词:汉唐时期民间医人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医疗社会史研究相继兴起于台湾和大陆,一向不受历史学界看重的医疗问题纷纷进入历史学者的研究视野,从而形成一股医疗社会史研究的热潮。进行社会史研究,笔者认为,其最有价值的取向之一便是将目光从国家、政治、大人物等转向那些卑微的、没有势力的小人物、小事件。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社会史,更是应该将注意力放到民间,关注民间医疗资源,关注普通医人。而本文就是选取汉唐时期这一时间段,来着重探讨此时期的民间医人的相关情况。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讨论汉唐时期主要医人类型,即官医、民间医人及慕道者。所谓官医,即指受政府直接管理的医人,主要负责宫廷及王公贵族的医疗。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官医的数量非常有限,而民间社会的患者群体又极其庞大,在官医无力承担的形势之下,民间医人(世俗医人和僧、道医人)便成了民间医疗市场的主要承载者。陈寅恪先生曾说:“自来宗教之传播,多假医药天算之学以为工具。”佛、道与医学的关系便足以证明陈先生所言,僧、道在传教的过程当中亦为人疗疾,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僧医或道医的医疗活动填补了世俗医人医疗活动的不足。民间医人有专科和全科之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除了官医和民间医人,慕道者也积极的参与到了医疗之中。 第二章主要论述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培养。总的来说,医人的习医缘由主要有五个方面:兴趣使然、安老保己、行善、求财与求官。关于其习医途径,笔者在文中将其主要分为三大类:自学、师徒传授及官学,师徒传授又可分为家学、寺观教育及拜师学医。 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医疗,分别从医人的分布特点:偏僻之地缺医人,而繁华之地多良医;医人的医疗对象:普通百姓与官僚贵族;以及医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手段展开写作。 第四章则是全文的总结部分,总结了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作用,并且简要说明了其低下的社会地位。汉唐时期,虽然民间医人在医疗实践和医学技术的传承与传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身份依然十分卑微,社会地位依然较为低下。
【关键词】:汉唐时期 民间医人 习医 医疗 作用与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09;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研究缘由8-9
- 二、研究现状9-14
- 第一章 汉唐时期的医人类型14-30
-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官医14-15
- 第二节 汉唐时期的民间医人15-22
- 一、世俗医人15-18
- 二、僧、道医人18-22
- 第三节 汉唐时期专科与全科民间医人的对立统一22-24
- 一、专科与全科民间医人23
- 二、专科与全科医人的对立与统一23-24
- 第四节 汉唐时期的慕道者24-30
- 一、从医学角度探讨阶级升降24-26
- 二、慕道者参与医疗26-28
- 三、慕道者对医学的矛盾心理28-30
- 第二章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培养30-42
- 第一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习医缘由30-36
- 一、兴趣使然30
- 二、安老保己30-31
- 三、行善31-32
- 四、求财32-33
- 五、求官33-36
- 第二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习医途径36-42
- 一、自学36
- 二、师徒传授36-40
- 三、官学40-42
- 第三章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医疗42-58
- 第一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分布特点42-45
- 一、偏僻之地缺医人42-44
- 二、繁华之地多良医44-45
- 第二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医疗对象45-48
- 一、普通百姓与官僚贵族45-46
- 二、为贵族医疗有风险46-47
- 三、民医到官医的身份转换47-48
- 第三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医疗水平48-55
- 一、庸医、愚医之类48-51
- 二、福医、时医之类51-53
- 三、良医、名医、上医、大医之类53-55
- 第四节 汉唐时期多样化的医疗手段55-58
- 第四章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作用与地位58-62
- 第一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作用58-59
- 一、是社会医疗活动的中坚力量58
- 二、是医学技术的重要传承者、传播者与创新者58
- 三、为官僚队伍注入新的活力58-59
- 第二节 汉唐时期民间医人的地位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家伟;晋隋佛教疾疫观[J];佛学研究;1997年00期
2 于浩;杨柱;;浅析“儒医”现象的类型及成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于赓哲;;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5 宋镇豪;商代的疾患医疗与卫生保健[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6 凌云;;古代游医[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于赓哲;;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8 于赓哲;;试论唐代官方医疗机构的局限性[J];唐史论丛;2007年00期
9 廖育群;;中国古代Tj禁疗法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04期
10 冈本天晴,,樱庭和典;医疗与中国佛教[日本][J];医学与哲学;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929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2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