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题材绘画发展史视野下的“水墨呈现”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25 13:15

【摘要】 中国的历史题材绘画,经历了绵延千余年发展过程,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功能,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发展到今天,代表传统中国画的水墨写意、工笔重彩两种绘画类型和西方传来的油画等形式,共同组成了当代中国历史画创作的基本面貌。其中,现代水墨人物画作为中西方绘画交融的一种新方式,在短短百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性表现形式。本文首先对中国历史画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梳理,然后对水墨技法进入历史画创作的过程做出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现代水墨历史画的几种风格类型及其成因,最后针对当代水墨历史画创作中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在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明确历史画的定位,客观认识它在今天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水墨历史画作为中国所特有的绘画类型,过去百年的蓬勃发展有着特殊的根由──它兼具了中西方绘画的有益因素,这一特质,也使得它成为当代中国历史画创作丰富多变的有力动因。如何让水墨历史画创作适应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需要画家在创作中改变传统水墨历史画的固有方式与观念,吸收当代艺术的优秀养分,不断寻找新意,将画家的个人风格与历史题材的特点作有机的结合,唯有如此,水墨历史画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以发扬光大。 

【关键词】 历史画; 历史题材绘画; 水墨历史画; 技法研究;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从绘画材料运用上来说,中国古代的历史题材绘画主要以工笔重彩的方式描绘在绢本卷轴或者寺院墙壁上。到了近代,特别是“五四”以后,以徐悲鸿、蒋兆和为首的一批画家以其创作实践发出了近现代历史画水墨画法的先声。这使得现代水墨历史画作为中西方绘画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存留下来,并且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并行的历史画创作面貌。这两种绘画类型与西方传来的以油画为主的艺术形式,一道共同组成了现代中国历史画创作的基本面貌。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本文试着从源头出发,通过对基本概念的梳理,归纳总结中国历史画漫长的 发展脉络,借以阐明历史画在绘画发展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随后将着眼点放在以水墨技法呈现的这一部分历史画的研究上。因为就目前国内的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来看,依靠水墨形式的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 2009 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例,以中国画形式完成的作品共有 33 件,其中水墨写意作品 26 件,占据绝大多数。那么在短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水墨写意画法是如何进入到历史画创作中的?为什么它能迅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所呈现出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在多元发展、不断融入其他的绘画因素的今天,它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试着结合理论和绘画实践展开探讨。
……………

第一章 中国历史题材绘画发展综述

第一节 历史画的概念定义
历史是历史画的基础,但历史画不等同于历史。绘画的魅力在于观众能更容易地从中获得对于历史的直观认识,感受到其中所蕴含情感的热度和力量。即使在有了纪实摄影、录像的手段之后,绘画依然能够作为一个独特的表现方式来发挥它“成教化”的艺术审美功用。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里,巨幅的历史题材绘画都是常规展览陈列中的骨干和主体。


第二节 中国历史画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表现皇族生活、反映真人真事的画作,带有强烈的记录性质。如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图 7)《捣练图》、《明皇斗鸡射乌图》、《太真教鹦鹉图》;周昉《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以及敦煌莫高窟晚唐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等。这些画作,不仅是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的形象记录,显示出了极高的绘画艺术性,同时,画面中人物的发饰、衣着、服装以及乐器、家具等,都是那个时代真实而具体的记录,因此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时至两宋,山水、花鸟画日益兴盛,人物画相对式微。不过,此时的历史画创作虽然无复汉唐气象,但也不乏名家杰作。北宋时期,朝廷建立了“翰林图画院”,自此,“院体画”成为北宋绘画的主流。在“院体画”的影响下,宋代的历史画在承袭前代“存乎惩戒”的作用而外,还因国家始终存在敌国外患,出现了一些抒发民族感情、具有爱国思想的作品。如李公麟《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昭君出塞》,李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萧照《中兴瑞应图》、刘松年《中兴四将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佚名《折槛图》,佚名《却坐图》,宫素然《明妃出塞图》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表现现实生活图景的绘画作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 9)。作为一副表现城乡百姓生活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不但忠实记录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街市繁荣景象,在艺术上也透露出与宫廷绘画、文人画等情趣迥异的世俗化倾向。
………………

第二章  水墨技法在现当代历史画创作中的呈现............. 17
第一节  水墨技法如何进入中国历史画创作 ........................... 17 
一、古代水墨人物的发展................................. 17 
二、近代水墨人物的发展........................................... 18 
第二节  新时期水墨历史画创作的演进 ................. 21
第三章当代水墨历史画创作中面临的问题............................ 30
第一节  外部问题..................... 30 
一、图像时代的冲击.............................. 30 
二、在当代艺术环境下定位.................... 32 
第二节  内部问题............................ 34 
一、历史素养与历史观................... 34
结语......................................................... 37

第三章 当代水墨历史画创作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外部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照相机、摄影机等现代技术固然有它的妙处,但绘画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有它的独美之处。具体来说,绘画表现的是人类的基本情感,需要艺术家眼、脑、手协调、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它不但包含了技术层面上的因素,也是画家个人素养、精神内涵的外化表现。绘画的原始性、独创性,以及艺术性的特质,是任何照相技术都无法企及的。具体到历史画来说,一幅成功的历史画从创意、构思到创作完成,需要画家很长一段时间的精心揣摩,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有的作品,甚至是一个画家一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历史画在技术和情感上的丰富性、独创性,与现代照相技术的快捷性、准确性,各擅胜场,并行不悖。

第二节 内部问题
除了具备良好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历史画家也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所谓历史观,就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捏造历史、捏造历史人物,或蓄意回避历史真相,毫无凭据地“臆造”、“打扮”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开明,艺术政策相对宽容,有一个比较好的艺术生态。历史画家要多读书,多思考,从而拥有一个独立的、客观的政治思想见解,不被政治上的潮流涌动所左右,尽量做到客观地的看待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中国历史画曾经有惨烈的教训,例如水墨人物画巨作《流民图》首次展出时就被日本宪兵查封,其中一半作品下落不明,而存留的半部分随后又经历文革,在上世纪 80 年代才被找到。文革时期,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被迫改作四度易样,这幅作品随着不断变幻的政治风云而经历过数次荒谬的“改画”命运。这些画作的遭际,反映了“文革”时期整个历史画作品的命运,然而,真金不怕火炼。历史真相是任谁也掩盖不了的。历史证明,真实有力的作品,不管命运如何多舛,终究会闪耀出伟大的光辉。

………………

结 语

当代中国的历史题材绘画已经进入到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重新找到新的定位,才能适应当代艺术多元化的艺术潮流。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水墨方式能够作为历史画创作的生力军,实属不易。历史画的创作是在传统继承中随着时代和大的文化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当代的水墨画要走向世界,水墨历史画创作要形成自己的现代性,既需要对于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也需要正视外来艺术与现代艺术所造成的影响,既要意识到艺术的自由性、也要意识到艺术的责任感,既要意识到艺术的创造属性、也要意识到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作用,所以我们要用积极态度对待水墨历史画创作,思考如何将当代水墨中好的改变带入到传统的历史画创作中来,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的繁荣局面,借鉴西方绘画等拓展其表现语言,创造个人的新的表现语汇,这恐怕将是改变中国历史画创作整体面貌的一个活力因素。同时,中国历史画创作还要发展笔墨的表现能力,以“笔墨当随时代”为宗旨,以赋予笔墨以个性化品质与独特的审美风格,从而使历史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中国经济政治不断发展与社会稳定繁荣的局面下,历史画画家们应该以真诚的美术专业精神与不懈的努力,共同推动历史画的发展,而水墨历史画也将会成为拓展这个局面的有益因子。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