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8-19 19:18

  本文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发表 > 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发布日期: 2013-08-14 发布:  

  2013年10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10期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重要历史地位的城市,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当前,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城市;城市建设
  历史是一种动态的传承。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即是历史在当代的折射、认同、重新解释和升华。这是一个民族抑或一个地域的根本凝聚力的所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人民在各个朝代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珍贵财富。这些光辉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祖国大地,为锦绣中华景上添花,使不少城镇成为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的破坏、历史的变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反映古代文明和时代特征的一些巍峨宫殿和古代建筑,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破损严重,有的已成为遗址,只能反映历史的足迹,很难反映历史的辉煌。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时期,城市正以空前规模在建设和发展,城市建设在争相现代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古老的街巷被抹平,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同时,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城市的文化在消亡。中国,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名城遍及全国,这些城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名胜古迹、乡土建筑,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历史。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最多的地方,是中国各地方悠久历史的例证,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但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与经济化的发展,加剧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一些文物建筑以及有宝贵价值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建设正日益侵蚀着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名城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概念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色的产物。简单地讲,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街区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要求审定名城掌握的原则包括“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看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地区,如具有完好风貌的历史街区、古建筑群;同时又有同类历史城市中文化景观的典型性;并且应具有历史城市在形态上的现存性,而不仅仅是历史地位的辉煌。
  当前指导我国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法规是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和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 。前者基本上是就文物论文物,忽视文化遗产的环境保护;后者也只是要求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而对于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却没有作出法律说明。尤其没有明确各种破坏名城行为的法律责任。这种法制滞后的状况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历史街区保护处于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
  然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远远比一片老林的保护来得复杂。在中国的2000余座城市中,只有62个城市荣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这是光荣,也是责任。光荣赐于祖先,责任则出自未来的要求。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是空前重视与空前破坏并存。空前重视表现在:领导越来越重视,舆论越来越重视,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当然重视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空前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同时城市建设的欠账太多,矛盾往往集中在历史文化名城旧城之中,给历史文化名城造成灭顶之灾。二是对文物概念和保护方法的认识问题。不同的保护对象只有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公认的保护宪章和理论,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吸收、消化和运用了其中的一些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并有所创新。
  在名城保护中要重视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在世界史上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唯有中国没有出现过城市衰落。与之相比,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只留于旷野供人凭吊,巴比伦的奇迹“空中花园”已成为天方夜谭,中南美的印加文化只留下那些被认为是天外来客创作的永恒之谜。唯有中国的城市,每一座都有深扎沃土的历史根系,时间在空间中迭加,空间在时间中丰富着本已厚重的积淀。30年前,每个到过广西桂林旅游的游客都会被那里秀美多姿、如诗如画的景色所深深吸引。而如今,故地重游时,看到的却是高耸林立的豪华宾馆,游船满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梭于漓江的峰峦之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旅游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桂林只是过度开发的中国旅游点中的一个缩影,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遭到严重玻坏,贵州遵义和浙江定海老街区被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樊城千年古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
  三、真实性和个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指的是保护名城的发展过程。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工作生产环境。保护决不是守旧。城市规划部门和文化行政部门完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保护课题。但是,历史名城的保护仅仅有领导部门的重视是不够的,它必须成为全体市民的公众意识。历史往往在矫正中发展,也因此留下很多可以避免的遗憾,社会审美意识也常常在强烈而果断的“喜新厌旧”中否定之否定,正因为这样,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尤其呼吁着一批具有先见之明的明白人,呼吁具有宏观历史观的冷静思考。
  大量的事实经验证明,真实性和个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其内容是保证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的真实性。可以这么说,从古建单体到历史街区乃至整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存在着真实性的问题。不少城市在旅游开发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断进行古建修复、遗址重建,使古代遗存充满现代材料与技法。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在恢复历史遗迹的大旗下大兴土木,制造假古董,同时对构成名城肌理的历史片段,大拆大建,割断文脉。国外的认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同行认为残缺也是一种美,建筑遗址、遗迹一般保留原有状态,对重建较多地持否定态度,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   个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文世界,虽由人造,但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各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忌讳单调和千篇一律。中国传统建筑的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是举世闻名的,但由于封建一统思想的禁锢,中国传统建筑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即过于追求方正规则,而缺乏变化,城市布局模式化严重。每个城市都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其特有的痕迹,而这正是城市的灵魂。“苏州宣言”就指出:“惟有各自的历史街区、传统文化,才能显示出该城市的身份和市民的文化归宿,如何把它保护好,使其继续长存下去,已经成为该城市整体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而一些城市总是抛弃自己的个性而热衷于模仿别处的名迹,如江南某一古城,在局部的古城墙修复中,仿照了北京长城的建筑型制,建筑了长城沿线特有的双层式敌台,并自誉为“江南八达岭”。这种脱离自身的发育基础、自作聪明的做法,在旅游开发上可能会红火一时,但对文脉延续、古城保护来说却是一大灾难,因为它掩盖了地方文化,丧失了历史可读性,实际上成为哪怕是最没有历史最没有文化的城市也可以拥有的大型仿制品。
  四、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重要历史地位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是必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必须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采用适当的发展方式,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可以使我们从它的存在亲眼感觉到城市清晰可读的历史,但我们还要立足现实,展望将来。
  城市发展不仅要以经济为基础,还必须以文化为动力、为目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正经受着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文化继承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唯有对民族自身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对异域文化的兼容与吸纳,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是既保护又不断更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一位国际友人说得好:“我们现在有的现代化和高科技,你们将来肯定会有,你们拥有的珍贵历史遗产,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有。”愿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列之中。
  参考文献
  [1]日本关于历史风土保存特别措施法(1966),《国外历史城镇与地段保护法规选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1993.
  [2]赵中枢.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扩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化[J].城市规划,2001,(7).
  [3]阮仪三.中国历史古城的特点、问题、保护和建设[A].南京市政协举办的“先进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论坛(论文选摘)[C].2001.
  [4]郑孝燮.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特点和风貌的保护[A].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C].1999.
  [5]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1998,(3).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8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