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理论与修持
发布时间:2017-10-18 12:16
本文关键词: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理论与修持
【摘要】:近几年我国对藏传佛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传承方面,,而相对来说,对某一法,诸如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大威德这样的密宗最高法少有系统地进行梳理(除具有明显护教宣教色彩的著述)。 在一个教派中能够使这个宗派一直传承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教派的教义,或是某种修持法门,因为这样的修持法门是整个教派存在的最根本的条件,是整个宗教活动、宗教行为、宗教仪轨的内在根据。在藏传佛教派中大圆满法便是整个教派宗教修持的内在根据,它对宁玛派的整个体系的构成起着非常重要而基础的作用。宁玛派的大圆满法教是最高最殊胜法,在藏传佛教的各个传承中,大圆满法教,被称为“诸乘之冠”。本文试图以宁玛派大圆满法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历史文化及其修持方式进行一番探梳理、探讨。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该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对现有的关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传承与修持的研究成果作了整理和概述。 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主要从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起源,及其教派教义的形成和传承,突出宁玛派有别于其它教派的特点,此不共的特点是大圆满法孕育的宝贵土壤。第二章则介绍了大圆满法的理论要旨即“如来藏”,也称心性论。这部分内容从心性论的最基本范畴、内在结构解析和心的类别来探讨大圆满法的理论。第三章则针对修持大圆满法的根器来讨论“三根九乘”的教义思想,此部分内容由修持大圆满法的三种根器即下根器、中根乘、锐根器来具体阐述修持大圆满法修持的特殊性。 第三部分(第四章)介绍了大圆满法的修持方式,主要包括四点,即依止善知识是修持觉悟的前提和条件;基本的修持方式之一:禅定;两种独特的禅定方式:“彻却”、“妥噶”;大圆满法传承的重要性。此四点都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此四点也体现了大圆满法不同与其他任何一法的特殊性。
【关键词】:宁玛派 大圆满法 修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46.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缘由及其研究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1-14
- (一)大圆满理论从哲学角度研究综述11-12
- (二)大圆满相关经论12-14
- 第一章 宁玛派的历史传承14-26
- 一、宁玛派的起源14-19
- (一)宁玛派的概念及其特色14-16
- (二)宁玛派起源的解释16-17
- (三)“三素”及五世达赖对宁玛派的贡献17-19
- 二、宁玛派教义的形成和传承19-26
- (一)远传经典传承19-24
- (二)近传伏藏传承24-25
- (三)甚深净境传承25-26
- 第二章 大圆满法的理论要旨:如来藏即心性论26-33
- 一、大圆满心性论26-28
- (一)大圆满法“真心”一元论26
- (二)大圆满法对“心”、“性”及其关系的理解26-28
- 二、对大圆满内在结构的解析28-31
- (一)大圆满法之心的体、相、用29-31
- (二)显密差异下对心性内在结构的表述差异31
- 三、心的类别:真心与妄心31-32
- (一)“真”与“妄”二心的不同观点31-32
- (二)善恶对应真妄的道德判断32
- 四、大圆满心性论的最终指向:佛性32-33
- 第三章 大圆满法的“三根九乘”思想33-41
- 一、下根器33-35
- (一)声闻乘33-34
- (二)缘觉乘34
- (三)菩萨乘34-35
- 二、中根乘35-37
- (一)事部35-36
- (二)行部36
- (三)瑜伽部36-37
- 三、锐根器37-41
- (一)摩诃瑜伽37
- (二)阿努瑜伽37-38
- (三)阿底瑜伽38-41
- 第四章 大圆满法的修行觉悟方式41-48
- 一、修行觉悟的前提和条件是依止善知识41-42
- (一)修习大圆满法时依止上师之必要性和规则41-42
- (二)上师、善知识在修习大圆满法过程中的重要性42
- 二、禅定为基本的修持方式之一42-46
- (一)有所缘的止禅43-44
- (二)无所缘的止禅44-45
- (三)法尔自性的止禅45-46
- 三、大圆满法传承的重要性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千;;藏传佛教的宁玛派[J];中国藏学;1993年01期
2 刘立千;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J];中国藏学;1996年03期
3 乔根锁;论西藏宗教哲学的发展[J];中国藏学;1996年03期
4 蒲文成;宁玛派大圆满法概说[J];中国藏学;1998年02期
5 许得存;隆庆饶绛巴及其对大圆满法的评判[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6 班班多杰;周拉;;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J];法音;2007年02期
7 佟德富;试论禅宗在吐蕃社会的传播及其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03期
8 翟存明;明空双运 顿悟一心——宁玛派佛教思想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9 乔根锁;关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哲学的几个问题[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10 许德存;宁玛派三根九乘的判教理论[J];西藏研究;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1054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5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