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韩国基督教盛行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3-11 15:18
  韩国基督教徒占总人口的比例约30%,远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为什么一个曾经的儒教国家会盛行基督教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文章认为,韩国基督教盛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基督教不同时期都有与韩国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将从四个方面对此问题做出解释: 1.西学自强的民族主义:传统宗教的衰落导致信仰真空,韩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自强而引入基督教,为其传播提供了生存空间。 2.反抗日本的民族主义:韩国1910年沦为日本殖民地,教会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 3.反抗传统的民族主义:二战后在美国的影响之下,韩国人民将振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之上,提升了基督教在韩国社会的影响。 4.教会的本土化与扩张机制:韩国教会基层组织严密,并致力于教义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之上还积极从事海外传教活动,建立了一整套基督教扩张机制,推动了基督教的快速发展。 文章采取案例分析与历史回顾相结合的办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7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解释
        1. 提出问题
        2. 本文的解释
        3. 文章的结构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1. 文化扩张问题的理论意义
        2. 提供深入了解韩国社会的知识
        3. 传教问题的国际化
        4. 国内缺少该专题的研究
    三、文献回顾
第二节 韩国传统宗教衰落与基督教的进入
    一、韩国传统宗教及其衰落
        1. 巫教:传统信仰源泉及其衰落
        2. 佛教:传统宗教中心及其衰落
        3. 儒教:传统社会支柱及其衰落
    二、基督教与韩国传统的契合
        1. 开国神话与基督教
        2. 巫教与基督教
    三、基督教填补信仰真空
        1. 西学与天主教传入
        2. 民族开化与基督新教的传播
        3. 新教快速传播的原因
    四、与日本基督教比较
第三节 反抗日本与基督教的传播
    一、日据初期基督教的心灵安抚作用
        1. 日本侵略者对韩国人民的严酷统治
        2. 基督教带给韩国人民精神安慰
    二、1919 年后基督教会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1. “三·一运动”中的旗帜作用
        2. 对独立协会的配合作用
        3. 西式教育的推广作用
    三、与台湾教会情况的比较
        1. 台湾基督教在日据时期没能发挥积极作用
        2. 台湾基督教始终处于主流意识之外
第四节 民族振兴与基督教的发展
    一、美国的榜样作用
        1. 二战后美国的对韩援助
        2. 美国教会的慈善活动
        3. 榜样作用转化基督教优越论
    二、教会教育及民主观念的扩张
        1. 教会学校在社会的影响
        2. 民主斗争中的精神支柱作用
    三、与朝鲜基督教的比较
第五节 教会扩张机制与基督教的盛行
    一、教会严密的基层传教体系
        1. 家庭信仰与血缘影响
        2. 学校教育与团契活动(fellowship)
        3. 家庭教会与集聚效应
        4. 海外传教与扩散效应
    二、本土化的教会与教义
        1. 祈福信仰
        2. 纯福音教会—三拍子的祝福
        3. 韩国特色的祷告
第六节 结论
    一、结论
    二、对韩国基督教未来的展望
    三、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网站
后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举;试论基督教对于现代化的促发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郭德焕;文化的抉择与韩国现代化──二十一世纪韩国现代化道路刍议[J];国际观察;1999年05期

3 门洪华;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05期

4 刘丹;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裔昭印;石建国;;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不同境遇的原因与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281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81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