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山经》山神祭法摭论
本文关键词:《五藏山经》山神祭法摭论
【摘要】:《山海经》记载的众多山神,主要分布于《山经》之中。尽管《五藏山经》的经文衍、脱、讹处甚多,然而文本构建的山神祭祀体系,名目有祈、禳、斋、祠等,祭物有毛、糈、酒、婴、席等,祭法有"祈"、"瘗"、"Q"等,其中细节繁芜,方式多样,似乎已演化成为比较固定的祠礼,又不完全等同于上古典籍的载录,不失为原始造神思维的折射。以传统的名物训诂为基础,结合早期相关文献,系统考察《五藏山经》的山神祭法,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山海经》的综合研究。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五藏山经》 山神 祭法
【基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宗教造神运动与先唐叙事文学的嬗变”(09YJC75107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山海经》以山、海及其延伸的地理方位来构架脉络和主线,故而可以分为《山经》和《海经》。《山经》亦即《五藏山经》,它按照南、西、北、东、中的方位秩序,详细记载各种山系所蕴藏的矿产、植物、动物、人类以及神灵等,其内容占据全书的三分之二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荣权;《山海经》研究两千年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常金仓;《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岁孝;中国婚姻史上的杂婚和血婚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李东峰;杨文艳;;汉代西王母与东王公神话的历史考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高强;;人格的黄帝与神格的黄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聂甘霖;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兼评张光直先生的“萨满通灵说”[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5 景红艳;;论陕西岐山臊子面的文化渊源[J];沧桑;2011年04期
6 张树国;论巫文化对游仙文学艺术结构生成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9期
7 邵小龙;谢小刚;;扬雄《蜀都赋》未入《文选》探赜[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8 段宏鸣;;青衣与受众的造神游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卫崇文;黄帝神话新论[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10 张晓虎;;荀子对先秦宗教思想的改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昊;中国域外题材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怀义;中国史前神话意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尹泓;飞天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衣淑艳;郭璞《山海经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华;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魏永康;秦汉“田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一平;《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雁勇;《真灵位业图》神仙源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
本文编号:1056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5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