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宋代佛教的儒释一贯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21 21:24

  本文关键词:宋代佛教的儒释一贯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佛教 儒释一贯


【摘要】: 佛教与儒学之关系研究历来聚颂不已,宋代佛学、儒学之关系之研究更是扑朔迷离、千头万绪。虽然学者们已经在此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宋代儒、释关系之复杂,宋代佛教群体面对儒者的辟佛所提出的“儒释一贯”思想的内涵、特征是什么?宋代的“儒释一贯”与以往之“合流”或“合一”有什么区别?宋代“儒、释一贯”思想与佛教自身理论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仍然显得薄弱,尚须做进一步地探讨。要正确认识儒学、佛教的在宋代的发展态势,必然要对其关系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本文主要以佛教自身的义理发展趋向为契入点,并结合宋代社会环境,来审视宋代佛教者对儒学者辟佛而提出的“儒释一贯”思想。具体从佛教的真俗关系,佛法之本质,佛教在宋代中出现之入世转向,宋代儒学的发展状况及儒家辟佛言论,来诠释宋代“儒释一贯”思想的内涵及特征,考察宋代儒、释之间的斗争、融合相互关系,明确宋代佛教发展态势,及评估其在宋代思想中的地位。 本文以《宋代佛教的“儒、佛一贯”思想研究》为题,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言介绍“儒释一贯”成果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及本文的写作思路。笔者主要从佛教思想发展趋向,阐明佛教学者所提出的儒释一贯思想是其内部理论的客观要求。第二章考察宋代佛教和儒学的外部环境及思想发展趋向。以儒学家辟佛的言论及儒家思想发展状况,侧面看佛教的发展状况是繁荣强盛的。第三章明晰儒佛融合、斗争之间的关系,论述“儒释一贯”思想的内涵及特征。论文在该章中指出,佛教所提出的一贯,不仅有形上理论层面的会通,也有形下治世层面上外在的会通,同时更是基于人性上的会通。第四章,追溯佛教“儒释一贯”思想渊源,阐明“儒释一贯”思想之原因。第五章,论述儒佛一贯”思想之影响。 论文认为,宋代佛教的“儒释一贯”思想中,带有明显的入世特征。这一明显的特征是佛教内部义理发展的逻辑使然。这一明显的特征并非是因为佛教在宋代的“式微”,作为客体的文化“依附”或“妥协”主体文化。论文从统治者治国政策、态度,佛教典籍的流通情况,佛教徒的人数,儒学的发展状况等几方面,证明宋代佛教在力量上并非“式微”。而且宋代佛教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与唐代佛教一样的繁荣景象。同时,论文指出以“合一”或“合流”,以“中国化”或“儒学化”来定性儒、佛关系,都会防碍我们对佛教本来面目的认识。因此,论文得出宋代僧人全体面对宋儒的辟佛所提出的“儒释一贯”思想,是在坚持儒、佛各自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来阐释儒、释的相通性和互补性。
【关键词】:宋代 佛教 儒释一贯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48;B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8
  • 1.1 关于本论文选题的意义7-11
  • 1.2 关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11-16
  • 1.3 关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6-18
  • 第2章 宋代佛教的外部环境及思想趋向18-46
  • 2.1 宋代的社会环境18
  • 2.2 宋代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18-21
  • 2.3 宋代统治者对佛教的管理制度21-23
  • 2.4 宋代佛教发展状况及兴衰探微23-46
  • 第3章 "儒释一贯"思想的内涵及特征46-98
  • 3.1 "儒释一贯"内涵及形成过程46-67
  • 3.1.1 儒者对佛教的批判46-55
  • 3.1.2 佛教对儒学的回应55-67
  • 3.2 儒释一贯思想的内涵及特征67-94
  • 3.2.1 儒释一贯的根据一道67-70
  • 3.2.2 教化的社会功能70-73
  • 3.2.3 善、孝的一致性73-76
  • 3.2.4 儒释的人文的关怀76-81
  • 3.2.5 佛教的大乘精神与儒家道德性命81-84
  • 3.2.6 佛教的治世问题84-90
  • 3.2.7 入世化—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向90-94
  • 3.3 宋代儒释之辨之反思94-98
  • 第4章,"儒释一贯"思想之原因探析98-118
  • 4.1 "儒释一贯"思想理论渊源98-103
  • 4.1.1 佛教大乘与真俗两谛98-102
  • 4.1.2 儒释一贯思想的历史渊源102-103
  • 4.2 "儒、佛一贯"思想原因探析103-118
  • 4.2.1 佛教思想上的巅峰化103-104
  • 4.2.2 禅宗的境界走向104-109
  • 4.2.3 偏真废俗,缺少治世内容109-113
  • 4.2.4 儒释的互补性与共治性113-118
  • 第5章 影响与结论118-133
  • 5.1 影响118-130
  • 5.1.1 儒释一贯思想对儒学的影响118-125
  • 5.1.2 儒释一贯思想对佛教的影响125-126
  • 5.1.3 宋代佛教的儒释一贯思想对后代儒释道关系的影响126-130
  • 5.2 结论与展望130-133
  • 参考文献133-139
  • 致谢139-1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恪昌;契嵩“儒释会通”思想初探[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5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75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