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与庙之间
发布时间:2017-10-22 03:15
本文关键词:寺与庙之间
【摘要】:回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相一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所形成,本质上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 甘肃永靖孔氏回族后裔,具有回族与孔氏后裔的双重身份。这使其既区别于一般的回族,又不同于普通的孔氏后裔。笔者借用清真寺与孔家庙这两种物化的符号,将其作为孔氏回族后裔双重认同的象征符号,分别寓指“孔回回”与“孔家人”所代表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出入于清真寺与孔家庙之间,他们一方面严格遵守伊斯兰的信仰功修,另一方面也不忘自身的世系渊源,敬宗祭祖。双重身份的背后是其身上所留有的伊斯兰与儒家二元文化的印记。孔氏回族后裔文化是在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相互整合的过程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所形成。孔氏回族后裔群体的形成是回族形成过程的再现,而孔氏回族后裔文化的形成同样也是回族文化形成的参照。通过孔氏回族后裔这一群体,可以反观回族与回族文化的形成。 本文以永靖孔氏回族后裔为研究对象,整体脉络是首先对这一特殊群体做一个民族志的描述,之后在此基础上抽离出一些重点概念进行人类学方面的解读。 全文总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方法框架和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从孔氏家族出发,先介绍了孔氏家族的形成及其文化,之后从家谱与口传两方面考察了永靖孔氏后裔从山东曲阜至甘肃永靖的迁徙史,最后通过流传于民间的口述资料,对永靖孔氏回族后裔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聚焦于孔氏回族后裔,通过其从大川到后坪的迁徙史,祖坟与宗教教派的变迁及后坪孔氏回族后裔的家族场景等,展现了其自形成至现在变迁中的发展与现状。 第四章从日常生活礼俗、人生礼仪、信仰习俗三个方面全面展现了伊儒文化整合之下的后坪孔氏回族后裔文化。 第五章从孔氏回族后裔的二元性认同、孔氏回族后裔在家谱中之缺失、通过孔氏回族后裔反观回族形成及以儒诠经与以伊释儒四个方面对孔氏回族后裔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人类学方面的解读。 结语部分将清真寺与孔家庙作为孔氏回族后裔的身份象征及认同符号,再次强调了孔氏回族后裔双重身份所带来的二元性认同与双重身份背后的二元性文化。
【关键词】:清真寺 孔家庙 孔氏回族后裔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6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6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9-10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10-13
-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13-18
- 第四节 田野点的选择及概况18-26
- 第二章 历史与记忆---孔氏回族后裔之由来26-56
- 第一节 天下第一家---关于孔氏家族26-35
- 一、孔氏家族的形成26-28
- 二、孔氏家族文化28-35
- 第二节 迁徙史---从山东曲阜到甘肃永靖35-49
- 一、孔氏家族的宗族组织35-37
- 二、孔氏岭南派37
- 三、历史与记忆中的迁徙史37-49
- 第三节 信仰的分化---孔氏回族后裔的产生49-56
- 第三章 孔氏回族后裔之发展与现状56-73
- 第一节 回汉分家---孔氏回族后裔的再迁徙56-66
- 一、不一样的迁徙史56-59
- 二、定居后坪59-64
- 三、变迁中的发展64-66
- 第二节 孔氏回族后裔之现状66-73
- 一、大家与小家67-70
- 二、家族生活场景---以五服为单位70-73
- 第四章 和而不同---伊儒文化整合下的孔氏回族后裔文化73-106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礼俗73-79
- 一、见面礼73-74
- 二、服饰74-75
- 三、饮食75-76
- 四、建筑装饰76-79
- 第二节 人生礼仪方面---命名、婚姻与丧葬79-87
- 一、伊儒合璧下的命名礼79-81
- 二、双重文化影响下的婚礼81-86
- 三、葬礼86-87
- 第三节 信仰习俗方面---清真寺与孔家庙之间87-106
- 一、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信仰生活87-96
- 二、家庙---内心深处的那一丝眷恋96-106
- 第五章 孔氏回族后裔的文化人类学解读106-117
- 第一节 “孔家人”与“孔回回”---认同的二元性106-109
- 第二节 家谱中的隐形人109-111
- 第三节 以小见大:反观回族的形成111-117
- 第六章 结语 寺与庙之间117-120
- 参考文献120-126
- 致谢126-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姚维,马岳勇;儒家、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浅谈[J];道德与文明;1998年04期
3 孙德忠;王峰;;论社会记忆的历史类型[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4 杨泽波;;关于儒学与宗教关系的再思考——从儒学何以具有宗教作用谈起[J];国际儒学研究;2008年00期
5 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陈鸿钧;广州孔氏考述[J];广东史志;2003年03期
7 朱开忠;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滨利;谭志满;;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对鄂西南一个移民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马耀圻;回族形成的历史轨迹及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中的作用[J];回族研究;1991年04期
10 马小鹤;哈佛大学“回儒对话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回族研究;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07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7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