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太乙救苦天尊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6:10

  本文关键词:太乙救苦天尊图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太乙救苦天尊 东极 度亡 九头狮子


【摘要】:本文在梳理与太乙救苦天尊相关的道教文献的基础上,从现存的三尊造像入手,讨论太乙救苦天尊的由来与演变,它以四极组合与单个神yG两种形式存在。宋代以来,其主要司职是破狱度亡,并因与观音有相近神格被广为崇奉。将现存造像实例与文献描述相对照,通过图像细节比较可以看出,九头狮子、杨枝与水盂是其主要的图像特征。太乙救苦天尊有人间救苦与冥界度亡双重司职。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青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太乙救苦天尊 东极 度亡 九头狮子
【分类号】:B958;K879.3
【正文快照】: 太乙救苦天尊,也作太一救苦天尊,是道教神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神yG。以往关于它的研究多从文献出发,讨论其名称变化、司职等内容①。本文在梳理与其相关的道教经典基础上,结合现存三尊救苦天尊造像的实例,讨论其职能变化、崇奉情况及图像特征等问题。天尊是道教对天神的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崇雄;道教尊神太乙救苦天尊[J];中国道教;2004年03期

2 李凇;;三宝与五圣 唐代道教石窟及殿堂的主像构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文豪;;道教太乙救苦天尊的职责和科仪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文豪;;关于道教的太一救苦天尊[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5 王世仁;;“永乐宫”的元代建筑和壁画[J];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9期

6 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楲材奻探[J];文物;1963年08期

7 文豪;;太乙救苦天尊经诰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2期

8 张晟;;太乙救苦天尊生命象征意义探微[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奉国寺大雄殿的元、明时期壁画[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2 孙静;;魏晋南北朝民众宗教活动略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3 刘祖国;;《太平经》注释商兑[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4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参与斋醮活动述评[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5 闫雪;;台湾故宫藏明本《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卷上)初探[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6 锺国发;;道教神灵谱系简论[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6年00期

7 朱方诚;;论中国家具结构发展之一——腿足演变[J];创意与设计;2011年02期

8 陈星;张隽;;皖南目连戏的音乐特点[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永国;;明代高道任自垣[J];中国道教;2005年06期

10 时国轻;;道教与壮族麽教关系浅析[J];中国道教;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德颇;郭旭阳;;古均州“静乐宫”名考辨[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家葵;陈楚明;孙灵根;吴纯洁;;炮炙“火候”考略[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傅凤英;;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对北京道教的影响[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4 闵丽;;基督教与道教在人神关系问题上的区别及其影响[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文龙;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李辉;汉译佛经中的宿曜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罗yN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7 胡春涛;老子八十一化图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9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兴中;早期道符功能考[D];南昌大学;2010年

2 赵永青;于道显内丹心性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照民;尹志平及其全真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云燕;祁志诚全真道思想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树龙;《道士吉凶仪》校释及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秀芳;宋以前道教碑刻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金广;陆西星三教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永龙;张万福道教戒律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伟华;《修真辨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燕玲;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维诺;森罗移地轴 妙绝动宫墙——论吴道子及吴家样之光辉成就[J];美术;1989年12期

2 李远国;略考巴蜀地区的道教法印——以“灵宝大法司印”为例[J];文史杂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晟;;太乙救苦天尊生命象征意义探微[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九林;铁罐施食科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科;东极大黄鱼养殖区的水质分析和能值分析[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84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84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