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牟子及其《理惑论》辨伪

发布时间:2017-10-26 12:24

  本文关键词:牟子及其《理惑论》辨伪


  更多相关文章: 牟子 《理惑论》 辨伪


【摘要】:《理惑论》是我国佛教初创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因收录问题和该书序言之内容与史实和史料记载不符,导致自明以降许多知名学者对于该书之真伪予以关注和考证。实际上,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和该书序言所言之时空,学界可视该书成书于汉魏时之交州,其作者既非"汉太尉牟融",亦非《理惑论》书名下的"苍梧太守牟子博传",而是苍梧地区的一位精通儒释道经典之隐士。根据伪书的界定和该书序言,也可视该书为伪书。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政史学院;四川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
【关键词】牟子 《理惑论》 辨伪
【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201200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SH001)
【分类号】:B94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理惑论》,又称为《牟子理惑论》《牟子》,是我国佛教初创时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内容不仅陈述了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也勾勒出佛教中国化的方式、趋势和方向,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佛教史上均具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历代学者研究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夕原;佛教初传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和——读《牟子理惑论》[J];佛教文化;2005年03期

2 罗辉映;;牟子《理惑论》略析[J];法音;1984年02期

3 向婷婷;;汉末交州人文环境考察[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4 刘玲娣;;论牟子《理惑论》的老子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杜萍萍;;再读《牟子理惑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邓刚;从《理惑论》看东汉末年儒佛之争及其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7 郄斌;;牟子《理惑论》及其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8 黄柏权;我国早期的重要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J];岭南文史;1996年04期

9 张育英;;牟子、牟融与《理惑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陈花艳;;牟子《理惑论》中的三教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汤城;;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阚绪良;吕晓玲;;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黄珂;苏仕林;;广西田林传统食品八渡笋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9 董军;何礼平;;“禅宗五山”山水环境的文化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10 栾成显;;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爱宾;;钱弘O觥⒑捍芙逃氡嬗∷鞑糩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周远方;;科技哲学文献学及体系的建构刍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谢玉娥;;论我国妇女/女性·性别研究学科资料建设[A];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资料建设——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焱;;论文献统计在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管理中的作用——以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资料室版为例[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增午;;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7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秦臻;;四川渠县新发现东汉石兽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燕;论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玉成;“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质疑[J];四川文物;2000年02期

2 刘伟铿;梵文Buddha译为“佛”始于广信[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J];学术研究;199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花艳;;牟子《理惑论》中的三教关系[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98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98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