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中的四大法印
本文关键词:论佛教文化中的四大法印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世界上尚未发现没有受宗教影响的国家和民族,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佛教曾经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 公元七世纪初,佛教传入西藏后于西藏的本土文化和宗教相融合,并后来而居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教育和民俗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可以说佛教文化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 我们要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藏汉关系史等都离不开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尤其是了解和研究藏族文化,更不能隔离或避开对佛教文化的认识和研究。 要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精髓四法印的哲理,首先要了解创立以前古印度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因此,本论文的第一章较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佛教创立以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内容客概括为: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盛哀;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后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与西北部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和印度次大陆的地理环境等主客观的原因对后来创立佛教的兴起的作用,以及四法印形成的当时社会处境等内容。 佛教产生的社会原因是需要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创立宗教的人,必须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古印度在政治上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在社会形式上群雄割据相互攻伐兼并。在思想上百家争鸣,在文化上以传统与反传统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历史背景,为释迦牟尼提供了创立佛教的土壤。 公元前6世纪至前五世纪在印度历史正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其背后隐藏着生产方式的一场剧烈变化,专就意识形态来说,已经形成了婆罗门和沙门两大思想体系,沙门思潮内部比较复杂,观点繁歧,流派众多,耆那教称它共有363见,佛教则称为62见或96种外道。佛典中把佛教之外的沙门思潮代表归纳称之为“六师外道”。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是在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新宗教,在产生时代代表了印度四种种姓中部分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的利益,与婆罗门利益的婆罗门教在许多方面是对立的。从佛经来看,释迦牟尼派主要攻击对象不是婆罗门教,而是外道六师。这是因为同佛教争夺群众利益,争夺宗教利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是印度西部的婆罗门,而是身边的卧榻之下的六师之流。 释迦牟尼最大功德是在思想上否定主宰论,天命观;在政治上否定阶级等级制度,在人生观上第一个提出了人生平等,众生平等的理论观点。 佛教的四法印是鉴别佛法真伪的理论依据,原始佛教根据佛陀的学说提出“诸形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三个命题合称为“三法印”,“法印”即法制印章,就是印玺,是过去帝王或官府的标志。古今中外的佛教徒及佛学家都公认,这三大义理是佛教和其他学说的标准,是佛教与其他哲学流派相区别的学说标志。 三法印也称为三相,“相”指特征,“三相”即佛学的三个特征,以后在“三法印”之外,又加了涅盘寂静,合称为四法印。后来很多的佛教学者认为无常和无我里面;逻辑地包括着,“一切皆苦”,于是又把“一切皆苦”,去掉,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三法印。三法印是大小佛教的三大纲领,是整个理论枢纽,是佛教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因此我在本论文的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四法印的内容,可概括为:四法印产生的根源;为什么四法印作为鉴别是否真的佛教的标志;用四法印的佛教哲理;来证明佛教学说与六师外道等其他流派的理论相区别;四法印里面,无常的观点与辨证法的物质运动之间的共同点和无我的观点,在今后建设和谐社会当中兴起的作用等。同时四法印的佛教哲理进一步说明了佛教四圣谛,八正道,三学,缘起论,因果报应等佛教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有关内容。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巨大的社会力量。佛教自从传入西亚、南亚、东亚各国家后对这些国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入西藏后,形成政教合一的制度统治藏族社会余千年,几乎全民信奉佛教,足见其社会影响力之巨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交往更加密切。改革开放和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对青藏高原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因此我们必须懂得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它新派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只有这种才能体现藏传佛教对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力;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J];五台山研究;1994年04期
2 罗中;;原始佛教无我论评述[J];民族论坛;2011年03期
3 法尊法师;隆莲;;《入中论》讲记(四)[J];法音;1984年04期
4 稂荻;;俱舍论之无我思想的两条路径[J];理论界;2010年12期
5 释音豁;;试析《杂阿含经·无我说》[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6 余倩;;“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挣拈得?”——浅析王梵志《观影元非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8期
7 余树苹;;自净其心——关于印度原始佛教的解脱理论[J];兰州学刊;2009年09期
8 魏道儒;;四《阿含》中的“缘起”和“无常”学说[J];南亚研究;1987年01期
9 刘善修;霍美定;;寺院园林花卉探源[J];广东园林;1991年02期
10 王玉琦;论老舍的佛教文化情结[J];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我茶会公告事项[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2 哈迎飞;;论瞿秋白与佛教文化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方立天;;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论纲)[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蔡明田;;佛教的生死观[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宋力;施楚贤;方萍;;引气型砂浆砌筑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性能试验研究[A];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攀升;;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高网;;无声人的孤独与解脱[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群;黄定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重塑——以浙江桃花岛为例[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吴力群;;对唐代葡萄镜中佛教文化特色的认识[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10 学愚;;佛学模式转换:“无我”与“如来藏”[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关生 吕偶一;菏泽的佛教文化[N];菏泽日报;2005年
2 陈淀国;云居寺 佛教文化圣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丁坤仁;朝阳市投资120亿建佛教文化项目[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何海宁;开阿育王塔,取佛顶真骨,建全国佛都?[N];南方周末;2009年
5 记者 张悦;五台山以佛教文化创旅游品牌[N];国际商报;2001年
6 记者 邓国芳;加快推进将台山南宋佛教文化生态公园建设[N];杭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施晓文 通讯员 蒋华平;建德首次推出新安江佛教文化游[N];华东旅游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姜野;首届朝阳佛教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N];朝阳日报;2007年
9 宗文雯;清代玉佛来苏展览[N];苏州日报;2008年
10 田乃越;樱花之都的佛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明;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仁青加;藏医经典《月王药诊》的形成与学术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武彬;唐传奇中的佛、道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杨荔薇;原始佛教“正法律”的法理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索毕德(sobhitha);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文化交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乔;20世纪以来中国汉传佛教题材编创歌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扎西平措;论佛教文化中的四大法印[D];西藏大学;2009年
2 李娜;原始佛教“无我”思想再讨论[D];山东大学;2013年
3 魏立艳;佛教文化与宋传奇[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伍亮亮;我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刘杜英;佛教文化诉诸于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任晓翠;织锦艺术在传统佛教文化中的传承与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敏;佛教文化在福清的传播和它的社会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楠;佛教文化主题园营造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曼宁;出家方是为孝道[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稂荻;《阿毗达磨俱舍论》中的“无我”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9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6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