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的另一理论贡献:对宗教概念的有益探索
本文关键词:普列汉诺夫的另一理论贡献:对宗教概念的有益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普列汉诺夫 宗教概念 理论贡献 俄罗斯 唯心主义 造神说 寻神说
【摘要】:普列汉诺夫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大家通常对他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哲学史和美学等研究较多,而对他对宗教学的贡献关注很少或基本忽视,文章对他在宗教概念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做了认真整理及比较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B91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俄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阐扬与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他不仅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哲学史和美学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丰硕的成果,而且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推动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大吉;论列宁的宗教观(连载之一)[J];宗教学研究;1985年00期
2 吕大吉;;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3 王广大;曹一俊;;伊斯兰教末世论的思想沿革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6期
4 耿建尉;试论当今世界宗教的影响[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赵行良;;论中国古代宗教中的人文精神[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弭希荣,张冬梅;论两希文化相互融合的原因及其影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黄江泉;少数民族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基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宗教信仰的社会调查[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锦涛;蓝琪;;论基督教在西藏传播失败的原因[J];中国藏学;2008年02期
9 徐艳玲;秦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宗教本质的论争及其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10 付蓉;;美术的宗教情结[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华伟;;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梁骏;祝烨;;新旧“对话十诫”比较——斯维德勒对话思想初探[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政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丁四海;哲学视野中的个人崇拜[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奕阳;十九世纪欧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魏宛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海柱;伦理学视野下的基督教乡村教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石军;湖南永州农村宗教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崴嵬;浅析国内基督教网站的宗教性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舜平;俄罗斯现代手风琴作品的宗教语境[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及其意义[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6 彭燕;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D];南昌大学;2011年
7 孙书洋;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儒学的宗教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聂美香;科学与宗教的当代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广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10 隋亮;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瑞斌;;普列汉诺夫科学无神论之路[J];兰州学刊;2006年10期
2 徐素华;;普列汉诺夫诞生15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7年08期
3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贡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郝保英;郝瑞斌;;浅谈普列汉诺夫的原始宗教研究[J];理论界;2009年02期
5 郭鹏;;普列汉诺夫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6 尚伟;;俄历史学家丘丘金论普列汉诺夫[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1期
7 列·希罗格拉德;黄登学;;普列汉诺夫论20世纪初俄罗斯及西方经济学[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8 柯,
本文编号:1172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7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