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研究
【摘要】: 按金岳霖先生的说法,“治哲学总会到一说不得的阶段”(《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339 页)。现代哲学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即使到了这个阶段,人类的思维也并不会因 此而停止,它要求有一种全新的超脱,这种超脱就是要把那些“说不得”的东西“说”出 来,寻求一种与对象齐一的、身心自由的感受。对“转识成智”的探讨可说就是这种追求 的内容之一。 “转识成智”说最先由佛家瑜伽行派明确提出,本文依此对佛家唯识学“转识成智” 的理论作一综合性考察。从考察中来分析“转识成智”在唯识学中的必要性、可能性、现 实性。并联系唯识宗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从承继佛家慧命、解决“转识成 智”难题的角度对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缘由作出解释。同时就它对中国传统哲学和当代哲 学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引论”,主要就本文写作的背景、写作目的、 写作所依的材料及取得的成果作出说明。在这章中,通过对当代哲学的简要回顾提出自己 以“转识成智”为研究主题的原因,并对以往研究者取得的成就及研究现状作了交待。根 据以往研究者的经验,,介绍了自己所做的工作,论文写作所依据的材料和取得的成果。从 本文的写作目的中可以看出现今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唯识学‘转识成智’传入的理论背景”。本章对唯识学“转识成 智”理论提出的历史及其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目的从另外一个角 度作了说明。以往都是以解决“心性”和“佛性”问题来论说玄奘的西行行为的。在这里 我将他的取经行为直接与“转识成智”联系起来;他是为了解决“转识成智”问题而去西 天取经的。认为中国哲学经过先秦诸子学及魏晋玄学的发展后,进入到了一种新的发展境 界,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印度传来的佛教影响最为强烈,印度佛学的各种宗派在中国都能 找到其对应的代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玄奘法师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游历天竺十七年, 取回真经。法师在印土游历,以专攻唯识宗著名,并认为从瑜伽行派的理论中找到了他想 要的解决中国佛学争论的诸多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唯识学的“转识成智”及其相关 理论。文章通过对法师出国前国内佛教界对“一分无性说”、本有始有关系问题、佛性寂 觉问题、修行问题等的考察,得出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息息相关, 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成佛的“转识成智”问题。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讨论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必要性、可能性 和现实性。 第三章“转识成智何以必要”主要讨论识转的必要性问题。通过对唯识学识的结构与 分类、识与三性三无性关系、识与四智、识与真如的关系等唯识学没基本内容的考察分析, 认为从唯识学的认知体系中来看,“识”无始以来就是与烦恼无明结合、是染狰皆依的, 清净无漏的种子只不过是依附于赖耶妄识的,只有杂染成分转弃之后才能显出、才能成佛 与超然于俗世之上。在这里,“识”一开始就被定义为要转的内容,唯识学的整个学说, 正是围绕着识的“转”来展开的,如果识不转,清净无漏智将不可得,唯识学的所有理论 也将无从谈起,这是唯识学建构其理论的必需。 第四章“转识成智何以可能”主要讨论识转的可能性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及实践上对 识转的可能性作出了说明。从理论上来说,唯识学提出的“种子学说”使识能在诸缘的助 伴之下,逐渐地转染趋趴 达至四智相应心品的净慧。从实践上来看,唯识学提出了其修 习的五位说,使“转识成智”在他这里成了一个可以跟踪、模仿的过程,通过五位三大阿 僧抵的修习,达至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果位。 第五章“转识成智的实现”以佛家因明证宗的过程为实例,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的 过程作一类比性说明。强调了因明涪唯识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因明的知识论因素。 在唯识学中,“转识成智”被描述为一个须经过三大阿僧抵劫才能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 虽然有种子熏习及修习五位上的保证,但其明晰的、可操作的程序却是模糊的,通过对因 明证宗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得知唯识学这个“转识成智”的过程是可以实现的。 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理论与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就唯识学“转 识成智”理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作一简要说明,主要以冯契先生的智慧说为代表来看 中国当代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回应。冯契先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的梳理,认为中国 哲学在对智慧的追求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冯契先生继承了中国哲学注重智慧问题的传统, 一 在新时代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智慧说。他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把“转识成智”看作 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过程,并从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9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佛教中“摩登伽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乐仲》篇之渊源探讨[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6年02期
3 许宁;论马一浮《老子注》中的“以佛解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金小方;试论佛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詹志和;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丁以寿;宋明时期佛教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8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曹润生;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衍丽;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力群;;对唐代葡萄镜中佛教文化特色的认识[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5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6 严耀中;;佛教戒律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朱丽霞;;从文化还原到“理学”形成——以朱熹《诗经解》为例[A];儒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敏;;法眼慧心话人性——略论贯休征戍诗中的人性思想[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文虎;;试论香火童子会的形成及其群体[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赵立春;;邺城地区新发现的慧光法师资料[A];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刘东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董恩林;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9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朴顺天;心神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牛鸿英;论老舍小说的三重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许宁;论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连幼平;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及实践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1894—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7 赵文嫱;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掣时浅谈[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95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