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发布时间:2017-11-22 10:07

  本文关键词: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佛教文化 内在结构 价值取向


【摘要】:作为一个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结构的符号系统,佛教文化可分为信仰哲学、生存伦理、文学艺术与民俗、外在载体四个层面。佛教文化具有历史积淀和动态演进两大结构性特征。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价值取向的提升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在新的语境下对佛教经典的诠释;对时代新元素的吸纳。
【作者单位】: 上海中华文化学院;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佛教文化能否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接纳,不仅基 规范的建构;四是“中国宗教文化心理清感结于其内在结构的适应性,也仰赖于它与外部社会环境 构”层面。W的互动程度。佛教文化在未来社会的立足和发展,取 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样式,佛教文化是一个与外部决于自身系统的开放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世俊;论佛教的文化功能[J];法音;1994年03期

2 俞学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从当代“少林寺现象”看中国佛教的未来[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仲牧;比较哲学和比较文化学——哲学和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构想[J];思想战线;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友;;试从东西方宗教文化差异角度谈东西方宗教的价值取向之差异——浅析宗教的道德与承担[J];新学术;2007年03期

2 文厚泓;;藏传佛教的生态哲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梁冬梅;;中华民族的月神崇拜及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4 刘志;;藏族传统宗教思维方式的评价与变革[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卢晶;;略论宗教的道德与承担[J];世纪桥;2010年01期

6 林国良;;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三自性理论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黎劲;;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8 姚明会;;论道教山崇拜信仰的原因及实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文献良;中国婚姻文化的传统主题与现实[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4期

10 朱鸥;;中西方神话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志鸿;林国平;;规训与惩罚——雷神崇拜与中国传统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庄勇;;少数民族村庄基督教与乡村政权关系研究——以黔东南四个苗族村寨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玉j;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N];光明日报;2006年

2 方立天;佛教伦理与“八荣八耻”[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吴艳;佛教论坛与佛学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邵显侠;中国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6年

5 郑英;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在澄会见宗教界重要人士[N];江阴日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金泽;民间信仰:推动宗教学理论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天津社会科学院 濮文起;关于当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众问题的若干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张美云 孙娟娟;论佛教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晶晶;道家养生思想对城市社区居民身心发展的价值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张晟;张宇初与道教义理理性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思;《金瓶梅》与佛教[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英;农区蒙古族宗教信仰现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国军;穆斯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中宗教意识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孟海亮;西南民族的宗教价值观及其价值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班孟丹;中国人善恶报应信仰的心理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晓星;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分析[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4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14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