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古代印度地震占卜体系——以《虎耳譬喻经》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4 16:02
本文关键词:佛经中的古代印度地震占卜体系——以《虎耳譬喻经》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 地震占卜 古代印度 《虎耳譬喻经》 《广集》
【摘要】:佛教入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带来的不仅仅是佛教义理,还有整个印度文化。星占、医学这些掌握在印度婆罗门家族的专学,通过佛口向古代中国的人们宣说。《虎耳譬喻经》是最早入华的星占类佛经,包含了古代印度种类繁多的星宿占卜信息,反映了古代印度地震理论体系的成因、分类、按星宿日按时辰的地震占卜等。印度以凯拉什山中心宇宙模型影响下的雷、水、风、火四大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阴阳失序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在印度古代占卜类文献如《广集》、《阿闼婆吠陀注》中也有类似记载。地震占卜记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灾害意识。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一等资助“佛经《摩登伽经》中的天文史料整理及研究”(项目编号:2014M560329)
【分类号】:B948;P315
【正文快照】: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时有发生。古代中国与印度都有地震,两地的人们对地震有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占卜预言。作为印度文化传入中国的载体,佛经包罗万象,甚至有印度的医学、占卜等为婆罗门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其中,比较少见的地震占卜内容,对于了解古代印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志军;天竺奇观——古代印度建筑漫谈[J];知识就是力量;2003年01期
2 李鹏;;孙悟空究竟是哪儿来的?[J];科技风;2007年Z1期
3 大宇;;古代印度与欧洲文明——人类学和语言学家夏尔·马拉穆一席谈[J];世界博览;2007年09期
4 唐泉,曲安京;古代印度的视差算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脱旧;跟踪脚印的人[J];少儿科技;2003年05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恒淼;;古代印度法探讨[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舵;孙悟空原型“现身”首博[N];西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是邋实习生 孙丽娟;郑州惜别“西天诸神”[N];河南日报;2007年
3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姚卫群;解脱与享乐[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记者 周解蓉;瓦杰帕伊结束访华[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本文编号:1222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