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探究
【摘要】: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世俗化探究》一文由导论、正文两章、结语、参考书目等五个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包括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在第一章中、由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概念和具体表现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宗教世俗化的论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过程等部分组成。从蒙古族宗教信仰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庙宇的世俗化、喇嘛僧人生活的世俗化、喇嘛僧人作品的世俗化等几个方面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论证。 在第二章中、探讨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主客观原因,剖析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中对社会所起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评价了藏传佛教世俗化在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其主要表现在对蒙古族医药、建筑、绘画艺术等。 本论文论证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以及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世俗化对蒙古文化发展史上应占有的历史地位,也对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李焰;;藏传佛教信仰在老年信徒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功能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8期
2 奇洁;;内蒙古大召寺壁画艺术研究[J];佛教文化;2008年02期
3 华热·多杰;;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及其动因刍议[J];中国藏学;2009年02期
4 洲塔;齐德舜;;藏传佛教世俗化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王开队;;新视角下的蒙古佛教史研究——评《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2期
6 海日;;论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J];学理论;2009年12期
7 王晓云;;略说《鞑靼西藏旅行记》中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才吾加甫;;元明时期的新疆藏传佛教[J];西域研究;2007年03期
9 陈卫国;;唐卡的命名与绘制人物区分(上)[J];收藏家;2009年02期
10 刘勇;;藏传佛教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分析[J];中国藏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传力;边普;;藏传佛教与拉萨城市转经道空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才让;;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3 张亚莎;;藏传佛教“佛鹏”源流考——青藏高原Khyung图形的演变脉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曹学文;;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发展之述评[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孙悟湖;;近年来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6 向红笳;;藏传佛教在北美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郎维伟;;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觉姆现状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班班多杰;;为道、为学、为器——简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10 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夏·德吉卓嘎;世俗化 理性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3 记者 苏琳;第四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活动在京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辉;一场智慧的较量[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张春霞;甘肃省藏传佛教界人士座谈会举行[N];甘肃日报;2006年
6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7 记者 木佳;刘延东会见藏传佛教高僧高级学衔获得者[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银发;佛学院里书声琅琅[N];云南日报;2009年
9 石山;藏传佛教的历史性变革[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班班多杰 孙悟湖;藏传佛教对藏、蒙古等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刀吉仁青;藏传佛教文献中的佛性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邓建新;二世、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与文化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汪澎澜;俄债、垦荒、叛乱——三大事件评乌泰[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乌云;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地区藏传佛教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仁尼格;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彩虹;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藏传佛教历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真;吐蕃占领时期敦煌观音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张宇;希拉木仁庙建筑形态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
5 蔡晓菁;藏族格言诗哲理新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高琳;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兴起和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7 曹英;藏传佛教对藏民族习惯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李冰洁;藏传佛教在藏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白丽娜;论章嘉·若必多吉对藏汉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29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