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南北朝佛教寺院经济的不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26 10:21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佛教寺院经济的不同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南北朝 寺院经济 土地 商业 集团


【摘要】: 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凸现出一种独特的经济形式,即寺院经济。它是以寺院经营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经济组织,长期存在于社会经济体制当中,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地发展。对寺院经济的研究就成为研究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全面理解佛教经济与世俗经济的关系及佛教世俗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寺院经济进入南北朝后出现的不同发展进行研究。论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中首先回顾了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阐明了本论题的意义与价值。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澄清了研究范围。对研究角度、方法也做了一定的说明。 魏晋时期,出家僧尼人数增多的现实,促使佛教从理论上进行积极的改变,以适应佛教发展的现实压力,寺院经济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进入南北朝,寺院经济不断壮大,出现了以寺庄及寺庄经营手段为主要代表的经营模式。在寺院经济发展过程中,南北出现了不同之处。具体而言,北方寺庄由于土地捐献增多的原因,形成了围绕土地为中心的综合经营模式。南方寺庄则由于地理环境和商业氛围日渐浓厚等原因,商业经营成为维持佛教的主要支柱,形成了以高利贷为主的商业性综合经营。这种不同,源自寺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集团力量。集团力量表现为寺院建立的来源、僧尼人群、造像的人群和寺庄土地的来源等几个主要方面。此种集团贯穿始终,对寺院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体现为佛教不能对亡僧财产的进行全权管理,更不能决定自身发展方向。 文章肯定了世俗社会对寺院经济的影响,指出士族家族和平民组成的邑义等集团,对佛教所实施的供养方式的不同,是寺院经济南北趋异性发展的关键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良;;试析佛教寺院对南北朝社会的影响[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122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2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