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救赎观
本文关键词:论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救赎观
【摘要】:尽管犹太教与基督教在历史上曾经享有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但是随着两教在核心信仰观念与原则上的重大分歧,基督教已经完全走出了犹太教的民族性范畴,成为了一个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这种历史性背景之下,厘清两教在核心信仰观念上的重大区别就成为了当下学术研究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这种趋势之下,着眼于救赎观之于两教的重要性,前三章分别从历史与个体的灵性体验这两方面出发,对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罪”、“《圣经》”、以及“救赎”展开了具体的梳理和论述,第四章以此为基础具体剖析了两教的救赎观在“罪的意识”、“救赎的手段”以及“弥赛亚信仰”等方面的重大差异。在宗教范围内,罪就是对上帝律法的蔑视与违背,是人类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一切造物之上,甚至代替上帝意志,以自身的价值观为衡量一切之标准的思想与行为。而在个体灵性体验当中,“罪”就是当“神秘”作为意识的一个当前对象与人类即刻相遇时作为受造物的人类所产生的对“神圣”之“无价值”体验的独特感受。而“救赎”就是在这一独特感受当中而激发出来的向神圣者寻求“荫庇”、渴望“神圣”的独特需求与冲动。然而,在信仰意义上,“罪”与“救赎”的真义仍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对人类理性的未知状态。因为,终极而言,“忏悔”是人类的职分,而“救赎”是上帝的权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85;B9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玉瑶;;试论基督教在希腊罗马地区胜利传播的历史条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2期
2 朱江;;试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基督教思想[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S1期
3 肖莉;;浅析西欧基督教的婚姻观[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4 苏杭;;国内韩国基督教研究综述[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6期
5 宋传伟;简论基督教对俄语的影响[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4期
6 林秀玉;略析基督教合法化的内外在原因[J];福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7 耿亮;从古典走向中世纪的基督教[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李正奎;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蔡蕴涛;基督教起源管窥[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J.B.科布 ,李际;基督教能对后现代世界做出贡献吗?[J];世界哲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神田健次;徐亦猛;;日本接受基督教的特色——以无教会运动和民艺运动为中心[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2 张芝梅;;从基督教看宗教现代化问题[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3 游斌;王爱国;宫玉宽;;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基督教:“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调查报告[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4 宫玉宽;;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会之比较研究——以朝鲜族教会和苗族教会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5 代丽丹;;从“圣杯”看文学与基督教的互释关系[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6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7 章雪富;;希腊化、希腊主义和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8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9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10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新平 董江阳;基督教研究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蓝希峰;“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成果丰硕[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积极引导基督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唐晓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基督教由谁来中国化?[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蓝希峰 实习生 王亚凤;基督教中国化:老命题 新担当[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苏贤贵;穿越宗教的科学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尘封的拓荒者[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魏_扯,
本文编号:1234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3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