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回回人的“天房”意向: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与游学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7-11-29 11:32

  本文关键词:回回人的“天房”意向: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与游学关系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回回 伊斯兰 游学 教派门宦 苏非主义


【摘要】:本文详细梳理了明清时期回回社会游学与苏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教派门宦这一特殊领域内回回人的"天房"意向。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回回社会的游学促使了苏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教派门宦的建立,教派门宦建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游学的发展,无论是教派门宦的创立还是教派门宦创立之后的举措都明显地体现出回回人的"天房"意向,即努力保持与伊斯兰教发源地"天房"之间的沟通。
【作者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分类号】:B968
【正文快照】: 游学与教派门宦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游学者建立教派门宦;另一方面,教派门宦建立后又促进了游学的发展。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的建立方式有三种:中国经师朝觐归来后建立教派门宦;中国经师追随域外来华传道者学习后建立教派门宦;中国经师追随中国本土经师学习后建立教派门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俊;;“天方之学”在中国的学术历程与学术精神——从王岱舆到马坚[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2期

2 菅志翔;;简论共和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黎林;;从萨都剌诗文看萌芽时期的回族哲学[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马珍;马鑫;;族群文化在宁南地区物流业中的助推作用探析——基于海原县、原州区、同心县社区的数据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吴晓梅;;略论回族宗教音乐文化的特征[J];大舞台;2010年07期

7 蒋冀骋;《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中的入声[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8 蒋冀骋;;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J];古汉语研究;2008年04期

9 张天政;国民政府时期的宁夏回族普通教育[J];民国档案;2005年04期

10 丁晓莉;;略论中国西北穆斯林音乐文化——以回族音乐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晓静;;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周传斌;;门宦教权体制的结构与运营[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赵国军;;当代中国穆斯林的一个话语平台——《穆斯林通讯》现象关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马通;;论关里爷的历史地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孙俊萍;;关于回商文化的哲学思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濮晓婧;米寿江;;回商与徽商的异同及当代启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马宗保;;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兼与晋商、徽商的比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濮晓婧;米寿江;;回商与徽商的异同及当代启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10 马宗保;;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兼与晋商、徽商的比较[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贾毅;东乡族自治县农村医疗救助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晓斌;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董文明;豫桂二省区回族现状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邝琰;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君君;毕敬士与基督教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教活动(1926-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亚娟;郭南浦早期生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苏晓升;西北少数民族社区的健康信息传播[D];兰州大学;2011年

9 韩婷;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口弦音乐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果建业;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德全;回回族源考述(一)[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2 杨志玖;;关于元代回回人的“华化”问题[J];文史知识;1995年10期

3 马宁;;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回回人与伊斯兰教的传入[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4 葛壮;明代社会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1期

5 穆德全;回回族源考述(二)[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6 穆德全;;元代回回人皆以“中原”为家的分布路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赵宏 ,振贵;第二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8 回建;;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J];档案天地;2008年07期

9 龚强;;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二十一)——为黑龙江流域文明做出贡献的回族(一)[J];黑龙江史志;2007年09期

10 苏文宝;;回回人的文化“自觉性”在儒伊文化融合中的表现——以郑和、李贽、丁鹤年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3 洪洋;;对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些思考[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伍德勤;;伊斯兰教对旧中国穆斯林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吴幼雄;;泉州伊斯兰教的历史[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孙振玉;;从马德新的《朝觐途记》看近代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廖大珂;;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传播[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小凤;;对伊斯兰政党现象的一点思考[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叶娇;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N];吐鲁番报(汉);2008年

2 左明智;渐入佳境的90年代[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记者 赵耕;阳安江会见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N];北京日报;2008年

4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单守庆;阿文书法: 伊斯兰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苏敏;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文刀;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与偶像禁止[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记者 王远;我州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9 沙星海;市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大会举行[N];平顶山日报;2006年

10 张志鹏;宗教视角下的家庭团圆[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黑亚(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晓云;天方之经与东溟水土:闽台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常玢;论影响中亚稳定的两大因素:伊斯兰教与大国争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龚黔兰;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曲洪;伊斯兰教与中东宗教政治反对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云存平;马图里迪学派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8 敏敬;文明的多维交往[D];西北大学;2006年

9 齐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诗”及其与中国唐宋“出家诗”之比较[D];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

10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太中;简论伊斯兰教在哈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燕宁娜;宁夏清真寺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乌日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善蒙古族宗教民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玉红;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鸣;伊斯兰教在元代中国的传播[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于东;伊斯兰教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阳赞;论当代湖南桃源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信仰[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全芝;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5年

9 刘艳霞;伊斯兰教在蒙元时代的中国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邢雅贤;论伊斯兰教妇女观对当代新疆穆斯林妇女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7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37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