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禅宗的修证论

发布时间:2017-12-06 11:34

  本文关键词:禅宗的修证论


  更多相关文章: 佛教 禅修 证悟 佛性 真心 实相


【摘要】:佛教中禅宗修行的学问在汉代传入后,在我国文化的沃土上不断生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佛教宗派的主流,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系。禅修被认为是脱离苦海获得精神解脱的重要方法,因为成为众多在家居士和寺庙僧人基本的修行方式。 本文第一本部分就禅宗的本体义理做了一个梳理,主要包括三个小部分,分别是缘起性空,佛性本有,真心本觉,缘起性空是佛教对整个世界所有一切的来源及形成的认识,佛性本有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根本基础,真心本觉则是实现佛性由迷到悟的一个可能性,三者层层递进不可分离。 第二部分首先主要就禅宗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宗派差别做简单的勾勒,分别就派别的主体思想修行方法,主要代表人物等做了描述。其次就禅宗的修证过程做了一个主要的考证分析,对修证前所要具备的基本的要素及所应当具备的正确认识做了概括。再次就是禅宗的证悟的一般所经历的阶段,做了整体的考证和归纳,分为四个具体的阶段。 第三部分是禅宗解脱境界的现代分析,包括了现代案例阐述和案例分析两个小部分。佛教以助人解脱为终极目标,对于佛教的一大宗派禅宗也不例外,禅宗的解脱境界在不同的典籍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但对于真正的解脱者其证悟境界应该是一样的,第一部分案例阐述主要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神经解剖学家——DoctorJill Taylor在37岁到45岁的经历作了简单的叙述,她的经历与我国禅宗的“开悟”经验非常相似,甚至绝大部分有惊人的一致,,所以就二者的相似点在第二部分案例分析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并试图用现代的心理学,脑科学的相关知识去分析禅宗的证悟在现代应该有的一种合理的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实龙;“真如”解析——《大乘起信论》导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康庄;;禅宗弹指启悟法之语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孙业成;;如来藏——东方的上帝[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4 尹文汉;;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李四龙;智榃“一念心”的解脱论内涵[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6 许伟;;真如与存在:《大乘起信论》与存在主义本体论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洪修平;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8 方立天;洪州宗心性思想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王月清;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洪修平;惠能南宗顿悟成佛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闫孟祥;宋代临济禅思想的发展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3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黄俊铨;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土屋太yP;北宋禅宗思想史及其渊源[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5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